时间:2015-07-07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战期间,我市新四军驻温州采购办事处、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等组织在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方针、推动温州群众的抗日救亡运动做了大量工作,相关旧址陆续被公布为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风霜雪雨,它们依然伫立在温州老城区中,记载着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新四军驻温州采购办事处旧址
新四军驻温州采购办事处旧址,位于温州市县前头135号,旧址为沿街三层楼房,坐北朝南,面宽七间,北面临街,一层各间开门,二、三层各间开窗,带西式装饰立面。西山墙上有“瓯海医院”四字。楼梯由南部上。占地面积约240平方米。
1938年抗战全面爆发以后,我国沿海港口主要城市相继沦陷,而温州仍能与上海、香港等地通航。1938年7月,新四军兵站在温州设采购办事处。在新四军军部和浙江省委的领导下,新四军驻温州采购办事处以公开合法的身份出现,开展活动。主要工作为军需物品的采购及团结抗日的宣传。同时,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也以“红十字会”输送难民去内地垦荒自救为名,通过“驻温采购办事处”向华中抗日根据地分批转送地下党员、进步青年、爱国人士及军用紧缺物资。1939年冬,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全国形势逆转。为了避免遭受损失,新四军驻温州采购办事处奉上级指示,于1941年秋结束工作,自动撤销。
抗战期间,新四军驻温州采购办事处向华中抗日根据地输送人才及紧缺物资,同时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方针,推动群众参加抗日活动,为新四军抗战做出重大贡献。该旧址于1985年8月被公布为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旧址
抗战初期,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南方各地以新四军名义设立各种办事机构50多处,在浙南有4处,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温州城区九柏园头19号的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
1938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领导人刘英随同中共东南分局负责人曾山在金华与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就巩固和扩大国共两党合作以及共同抗日事项进行会谈,提出在温州、平阳、丽水等处设立新四军办事机构,并达成协议。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以公开合法身份与国民党温州驻军和政府打交道,处理有关事项,后成为浙江省委的主要交通联络站; 10月10日,由于形势变化,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被封,通讯处多名干部被逮捕,通讯处解体。省委为避免损失,主动撤销了丽水、平阳水头的新四军办事机构。
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旧址由黄、魏两宅院紧邻组成。魏宅坐北朝南,为传统合院式建筑,由正房五间及厢房组成,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硬山顶。黄宅位于魏宅的北侧,为中式两层楼房,分东、西两部分,原系二层楼房,后因火灾重建为两层居民住宅。
新四军驻温州通讯处为宣传我党的抗日救国方针、推动群温州抗日救亡运动做了大量工作,影响重大。2005年8月,该旧址被公布为温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旧址
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简称战青团)旧址,位于温州市区康乐坊280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坐北朝南,为三间三层砖木混合结构的楼房,中有内天井,四周设围廊,建筑立面为西式巴洛克装饰风格,石英砂抹面。楼房原为濂昌钱庄,后售于亚西亚煤油公司。
1937年8月21日,战青团正式成立。战青团通过出墙报、印传单、办画展、设立书报阅览室、开展街头演讲、戏剧公演等多种形式,进行抗日救亡的爱国主义宣传。该团成立后编辑出版了多种刊物杂志,举办多种集训班培养优秀干部,并联合教育、文化、学联、温中等单位,开展与反动势力作斗争。1938年夏,战青团迎来全盛时期,团员发展到8500余人,并在农村建立了10个分团,48个支团。包括各群众团体人员在内人员达7万多。 1938年9月12日,国民党温台戎严司令部根据永嘉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下令取缔包括战青团在内的五个抗日救亡团体,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的城区永嘉战青团总团就此结束。到1940年底,原战青团的各条战线的进步人士分散到农村基层,仍然坚持抗日救亡工作,这为浙南党组织发动武装抗日和后来建立与扩大农村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是抗战初期,党领导下的浙南地区组织最大、活动最广、影响最深远的爱国青年抗日救亡团体。该旧址于2005年8月被公布为温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温州城区抗战文物建筑巡礼(二)
下一篇:温州发现宋代古城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