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温博研学·夏鼐故居 追寻考古大家的足迹:古埃及的串珠

时间:2024-10-16

今年,上海博物馆埃及展大热。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温州籍的考古学家夏鼐是中国第一位埃及学专家夏鼐不仅是中国识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第一人,还是中国第一位获得埃及学博士学位的学者。

上世纪30年代,夏鼐先生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学习期间,他利用伦敦大学丰富的埃及串珠藏品和去埃及实地考察的机会,对埃及串珠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研究。1943年,夏鼐撰写出《古埃及串珠》博士论文。夏鼐先生的科学分类方法不仅是古埃及串珠领域的杰出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理解研究对象,更为今后同类型研究的发展奠定基础。

图片35.png

夏鼐先生为博士论文制作的埃及古珠卡片之一


在古埃及,人人都离不开串珠,不论是女子、男人、孩子,也不论生死,古埃及人都会佩戴串珠。古埃及串珠的材质可谓千奇百怪,有宝石、黄金、白银、金银合金,也有穿孔贝壳、动物牙齿(包括鲨鱼牙齿)、化石,甚至还有陨石。

图片36.png

图片37.png

图片38.png


本期“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创科普”系列活动,我们一起去了解考古类型学,学习考古学家是如何将数量庞大的文物进行分析研究的。

图片39.png

活动时间 

10月19日 下午2:00


活动对象

3-6年级


活动人数

20人

(一账号仅为一人,

迟到半小时取消活动参与资格)


活动地点

夏鼐故居纪念馆

(鹿城区仓桥街102号)


参与方式

扫码报名

图片54.png

主办单位

温州博物馆

鹿城区科学技术协会


研学目标

     (1)了解夏鼐在英国学习埃及考古学的故事,学习刻苦的研究精神。

     (2)以夏鼐《古埃及的串珠》为例,认识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初步了解埃及串珠种类,锻炼归纳分析的逻辑思维。

     (3)手工制作埃及风串珠,训练动手实践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研学内容

      1.场馆实景导学——求学漫漫路

       利用展馆内陈列知识,完成知识卡。 

       2.探索任务——古物排排队 

       以夏鼐采用考古类型学对古埃及串珠进行的研究为例,认识考古学最基本的方法论:考古类型学。 

      3.项目互动——彩珠串串连 

      动手用传统玻璃珠制作一串埃及风格的串珠。 


       夏鼐故居纪念馆依托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夏鼐故居布展而成。该故居是夏鼐先生出生、成长的地方。2012年6月,夏鼐故居陈列展览免费开放,是国内关于夏鼐先生专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陈列。2022年被评为浙江省级科学家精神基地。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发展新质生产力”,温州博物馆与温州市鹿城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科创科普”系列,围绕夏鼐故居开展科普研学活动。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