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恰逢东瓯遇龟兹|撤展倒计时两天!在东瓯故地遇见龟兹石窟,是种怎样的体验?

时间:2024-11-13

说到石窟壁画,敦煌莫高窟可能会是首先出现在大多数人脑海中的字眼。但你知道吗?公元3世纪,在今天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开凿洞窟的铿锵之声已经开始响起,这比敦煌莫高窟还早了一百多年。


这里是古代西域重要的城邦国——龟兹的所在地。作为一个繁华悠久的十字路口,龟兹交汇东西、融通中外,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一颗璀璨明珠。历史上的龟兹曾一度成为西域佛教文化传播的中心,在皑皑雪山与千里流沙中见证了商贸与文化的交流发展。

6392737.jpg


开幕式上的初次见面

 /逢/东/瓯/遇/龟/兹


当戈壁的热浪邂逅江潮的浩荡,将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呢?8月9日,温州博物馆正式推出“恰逢东瓯遇龟兹——丝路上的文化交响”展览,汇集80余件(套)展品,涵盖石窟壁画现代临摹精品及瓷器、漆器、经卷等馆藏精品,串联起龟兹故城与温州斗城的交流对话。截止当前,累计接待观众12万余人次。


展览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共拜城县委员会、拜城县人民政府、温州市援疆指挥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尔石窟研究所主办,温州博物馆、拜城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承办,是温州市与拜城县携手共创结对帮扶“温拜模式”的一部分。以本次展览为契机,温州博物馆与拜城县博物馆签订两馆合作共建协议,开启后续馆际联动交流的新篇章。


展览正式开幕

 795003923.jpg

两馆签订合作意向书

 1601253192.jpg


展览开幕当天温拜两地专家联袂导赏

709020402.jpg


跨越时空的丝路交响 

/逢/东/瓯/遇/龟/兹


展览提炼两地在丝路历史上各自的枢纽地位为文化共性,以“丝路上的文化交响”为主旨,通过“龟兹石窟:陆丝之路的佛光艺术”“温州古港:海丝之路的文明交汇”“古道通今:丝路精神的现代回响”三大篇章,串联起龟兹石窟与温州古港的对话与现代丝路精神的传承。与内容相呼应,以朱砂红、蔚海蓝分别作为“陆丝”与“海丝”两大隐性空间的装饰主色调,传达海陆对话的设计理念。


展览入口处长廊

图片18 (2).jpg


展厅内两大装饰主色调

图片19.jpg

图片20.jpg


克孜尔石窟是龟兹佛教的重要历史见证。为了让公众能够沉浸式体验近万里之外龟兹石窟的真实面貌,除展厅入口处的仿制石窟造景外,策展团队将克孜尔石窟第38窟的等比例复制窟“搬入”展厅,高度还原壁画细节,成为本次展览的热门打卡点。同时,在第一篇章以时间为线索依次展示公元3世纪至9世纪的龟兹石窟壁画临摹作品,直观呈现龟兹壁画由印度犍陀罗风格向本土龟兹风发展、再至中原汉风影响的变化历程。


仿照石窟造景的展厅入口

图片21 (2).jpg


克孜尔石窟第38窟复制窟内景

图片22.jpg


图片23.jpg

《菱格山水画》

克孜尔石窟第77窟,袁延鹤临摹


图片21 (11).jpg

《本生故事》

克孜尔石窟第17窟,史晓明临摹


图片25.jpg

《药师佛》

阿艾石窟,赵丽娅临摹


在这场由温拜联袂策划的丝路文化展中,也有来自温博馆藏的各类型珍品,包括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7件(套)、三级文物2件,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温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枢纽港口的社会风貌,展现佛教东传中的温州特色及朔门古港所见证的商贸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龟兹石窟进行一场跨越山海的对话,让公众能够深入感悟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温州佛塔出土的文物(部分)

图片27.jpg


北宋白象塔出土《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

图片28.jpg

作为目前所见最早的活字印刷品之一,从侧面印证了当时温州雕版印刷业的发展成熟。


宋代黑釉船形陶茶碾

图片29.jpg


民国漆器刻字木指南针

图片30.jpg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贴花瓷执壶

图片31.jpg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彩贴花瓷执壶,透过婆娑起舞的胡人贴花,异域风情铺面而来。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龙耳衔环瓷瓶

图片32.jpg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龙耳衔环瓷瓶,这一时期龙泉窑在外销瓷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全球影响力。


精彩纷呈的公共活动

 /逢/东/瓯/遇/龟/兹


       为配合展览,温州博物馆推出了龟兹主题的系列公共文化休闲活动,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丝路韵味。展厅内设置有“丝路宝藏大冒险”通关文牒打卡活动,观众在参观的同时也能带走关于丝路文物的独特印记。同时,馆内定期更换有龟兹壁画主题的系列套色印章,丰富公众的参观体验。


为深化公众对于两地“丝路”文化差异性和共通性的认识,展览期间策划开展了温拜两地专家的夜间导赏活动与线上平台的策展人导赏直播,其中线上平台直播累计观看数11.4万,反映公众对于这一主题展览的浓烈兴趣。同时,为给公众带来更好的观展体验,在展期每周组织本馆专职讲解员与志愿团队43人提供公益定时讲解服务,共计93场,志愿服务时长约620小时


导赏直播现场及宣传海报

图片39.jpg

图片40.jpg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参观群体,温博也策划开展了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活动。为满足公众有关龟兹石窟的专业学术期待,举办专题讲座,邀请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赵静老师进行有关龟兹石窟及佛教发展传播的学术解读。面对艺术专业群体及爱好者的壁画临摹需求,特别推出展厅临摹写生预约服务,共计接待团队29场次,让公众在创作中进一步领略探索龟兹壁画神秘而绚丽的艺术世界。


此外,针对青少年群体,特别推出“龟兹入画”系列活动6场,定制主题研学单,通过导赏、授课与创作体验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过程中寻找丝路历史轨迹、探索壁画色彩奥秘。

图片45.jpg

《龟兹石窟概论》专题讲座


多视角的宣传矩阵 

/逢/东/瓯/遇/龟/兹


为更好呈现展览内容、引导公众关注丝路文明,展览期间,在本馆微信公众号、抖音以及新浪微博官方平台,持续发布展览释读、展厅视频等动态,多角度解读石窟壁画故事、展示温博馆藏精品,提升公众对于龟兹石窟与温州古港的认知和理解。


展览也得到了媒体的大力支持,在《中国文物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等传统纸媒上刊登专题报道,博物馆头条、温度新闻等多家媒体在线上平台进行宣传,提升了展览的社会关注度。此外,本次展览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了一定范围的讨论,许多观众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观展体验与感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和文化影响。


不知不觉开展已有三月时光,本周五,这段关于东瓯海丝文明对话龟兹陆丝文明的独特旅程即将抵达终点,诚邀各位抓住机会,前来打卡参观。最后三天,温博还将继续提供免费定时讲解服务,观众可根据时间表按时在三楼临展馆“恰逢东瓯遇龟兹”展厅门口等候,无须预约。如讲解场次有所变动,请以当日展厅内所公示的时间表为准。期待在现场与各位相遇。

图片65.jpg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