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活动回顾|冬至以掐丝为媒,与古人一起浪漫越冬

时间:2024-12-28

古人云:冬至节,春之先声也。冬至日虽清寒依旧,却也是遥望春天的时节。

12月21日,适逢二十四节气之冬至,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以一场独特的掐丝工艺造物活动,悄然冲淡冬日里的寒。

图片3.png


       活动伊始,温州博物馆宣教员章如尔带大家步入了历史馆,共同去观摩一件古人越冬时使用的器物——清代吴恒吉款狮钮盖瓜棱腹花卉纹锡暖锅,在宣教员的徐徐讲述中,大家认识了此锅的造型是源于商周时的青铜“簋”,此暖锅曾流行于江南地区,有内外两层,内腹与外腹之间留有空隙。内层锅内装有美味可口的食物,在内外两层的空隙中加入适量的热水,就可以让内层锅内的食物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温热,宛若我们当下使用“保温盒”,不由让人感慨古人抵御冬日寒冷的智慧。


       在用途之外,讲解员还带大家赏析了文物的艺术特点,锡暖锅的整体造型别致精巧,盖顶的钮是只俯卧的俏皮狮子,腹部两边对称分布着变形双龙系,双层瓜棱腹上錾刻着团花纹、花鸟纹和连体卍字纹,而锡暖锅上每一种传统纹饰都是工匠手工錾刻,承载着古人的匠心巧思。为了让大家更为深入的感受传统纹样的文化魅力,在宣教员的带领下,大家从历史馆移步至文化驿站,从古老的文物上提取传统纹样,学习掐丝工艺,开启专属书签的造物记。


在文化驿站里,大家先通过一段掐丝工艺的视频学习了制作流程,而后开始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专属书签,首先是”绘图”,选一张传统纹样,再通过复写纸的辅助,轻描细划到书签上,展现纹样的细致韵味;而后开始“掐丝”:将金属细丝按照拓印好的花纹弯曲转折,掐成图案粘在书签上;接着进行“点蓝”:选取适合的颜色,悉心搭配色调,通过反复着色,直到釉料与丝高度一致,保证画面的饱和度。全部工序完成,再静静等候其晾干,整个掐丝书签作品就完成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宁心制作,一朵莲花,一只蝴蝶,一片绿叶,不同纹饰的书签都慢慢呈现出了流光溢彩的样子,也寄寓了大家对于温暖的期许。

此次活动,在温州博物馆浓厚的历史氛围中,一同步入历史馆去寻访古人的食器锡暖锅,再以提取文物上传统纹样制作掐丝书签的方式,共同感受古文物的文化内涵与历史魅力,在清冷的冬日里,感受了一场与古人一同越冬的浪漫。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