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05
篆刻,这门古老的艺术,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它是汉字与雕刻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书法、绘画、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现。在《流芳——马孟容、马公愚的上海往事》展览期间,温州博物馆邀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陈函清老师带大家走进篆刻的艺术世界。
活动伊始,陈函清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流芳——马孟容、马公愚的上海往事》展览,近距离欣赏马公愚的篆刻作品,为大家介绍马公愚的篆刻艺术。马公愚的篆刻作品古朴典雅,善于汲取秦汉古印的精髓,将古朴的韵味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不仅如此,马公愚对传统的篆书经典作品深入研习,还广泛吸收金文、石鼓文、秦篆等多种篆书字体的特点。他能够将这些不同风格的篆书元素巧妙地融合在自己的篆刻作品中,使印面的文字既具有古朴的韵味,又富有变化和新意。
领略了马公愚的篆刻艺术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体验一番篆刻的乐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纷纷拿起工具,开始了这场充满挑战与惊喜的创作之旅。
蛇年将至,“乙巳大吉”是老师为大家精心设计的印稿,而如何布局则展示了大家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时间,现场安静下来,只能听到笔尖在纸上摩挲的沙沙声,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坚定。
印稿设计完成后,便是上石环节。这一步看似简单,却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细心。大家小心翼翼地将印稿誊写在印石上,这个过程中,大家屏气敛息,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前功尽弃。当完印稿完美地转移印石上时,大家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看到了成功的曙光。
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操刀刻制环节。老师率先示范,以各种刻法为大家进行演示。而到了动手实践环节,大家紧紧握住刻刀,小心翼翼地刻下每一刀。一开始,许多人都显得有些紧张和生疏,运刀的速度较慢,力度也不太均匀,刻出的线条歪歪扭扭,不尽人意。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大家逐渐掌握了技巧,找到了感觉。随着刻刀的一起一落,石屑纷纷落下,原本平整的印面逐渐呈现出凹凸有致的线条和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本次活动不仅让大家了解了马公愚的上海往事与艺术人生,也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
下一篇:来自温博的“吉祥文物”,请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