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05
走入温州博物馆“流芳——马孟容和马公愚的上海往事”展览,不妨让我们换个角度,走出百里坊的门檐,离开两主人公故事的主线,通过那些流芳的往事,去探寻展览中的“隐藏角色”。
你,有看到她们吗?
荆棘丛生的路走成自由的原野
\
当年双马兄弟共同前往的上海美专,那是梦一般的地方,在上海美专,还有一位特别的老师——潘玉良。
当电影《小妇人》中马奇阿姨掷地有声地说出“女人不止有美貌,还有抱负和力量”时,二十世纪初的东方大地上,一位女子正用沾满油彩的手,在巴黎画室的晨光中撕碎时代的偏见——她就是潘玉良。
出身寒微的青楼女子,却以画笔为剑,刺穿命运的茧房。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喧嚣中,她远渡重洋,成为中国首批留法女艺术家。1928年,她返回中国,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主任,并在上海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画展”,画布上的裸体不再是被凝视的客体,而是蓬勃的生命力在呐喊;水墨与油彩的交融间,她将东方婉约化作西方笔触下的铿锵。
她告诉我们,女性不应该被定义。
这就是我最好的样子。
墨润百年,执教七十载
隐秘在上海书画“朋友圈”里的合作画作《岁朝清供图》,展现了温州人在上海的风采,其中创作者中有一位女性,她叫张光,晚号红薇老人,温州城区人。
当清末民初的温州女子执笔冲破闺阁时,张红薇已携一卷诗书画印,在时代裂变的浪潮中筑起一座人文灯塔。这位执教七十载的丹青大家,曾在上海美专、北京艺专、杭州艺专任教。
张红薇的丈夫章献猷,是与蔡元培光绪十五年(1889)同科举人,世人常用"嫁对良人"形容这位世纪女性,却鲜见她在蔡元培"美育代宗教"思潮中执教的坚韧;当郑曼青创办中国文艺学院时,她是暗涌里的定海针;当战火撕裂上海艺坛时,她仍在重庆教贵胄女子将乱世烽烟化作纸上寒梅。
七十载艺术创作与教学,漫长到不可重来,漫长到这是一生的事业。
重要的不是值不值得,而是你相信什么。
中国女性最炽烈的革命史诗
百年前,一批艺术大师成立寒之友社,并常聚白马湖畔,书画言志,寒之友社的成员除了马孟容、马公愚、张大千、黄宾虹,还有一位女性,她叫何香凝。
因为拒绝裹小脚,何香凝不仅用一双“天足”在香港撞响封建枷锁,更在东京美术学校的绢帛上踏出中国女性艺术革命的脚印。
这位执笔从戎的岭南女杰始终以艺术为战场。上海滩的"救济国难书画展"中,她的工笔花鸟变作万千子弹;北京城的和平岁月里,她挥洒的山水藏着铁马冰河。毛泽东赞其画作"充满斗争之意",实则是读懂了她用八十载人生写就的真理:最柔韧的毛笔能刺穿最坚硬的黑暗,最素洁的宣纸可承载最炽烈的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何香凝担任过很多重要职务,但她一直没有放下画笔。这段时期,何香凝的画风一改过往的悲愤,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月8日,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诚邀女性观众来到温州博物馆,在展厅中了解“她们”的故事,感受女性的力量,同时还将体验清供插花香片制作。
我们充分相信,这些觉醒年代的女性光芒将一直在前,照耀当下正在奋斗路上的女性们,就像米歇尔·奥巴马在自传《成为》中说的——"你的故事即是你的一切,永远代表你、属于你。"
活动主题 芳菲三月天——妇女节主题活动
活动时间:2025年3月8日 9:30
活动对象:18岁以上女性公众
活动人数:15人
活动地点 :温州博物馆服务台集合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完成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