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具象到虚拟的华丽转身

时间:2011-06-11


图:“东瓯慧光”数字博物馆首页


今天是第六个国家文化遗产日,也是温州市首届文化遗产节。今年国家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作为我市首届文化遗产节一大活动内容,温州博物馆“东瓯慧光”数字博物馆此日正式开通。当你用鼠标轻点(http://www.wzmuseum.org)网页,清光绪八年温州城池坊巷图的背景映入眼帘,以“东瓯慧光”为主题的高品质展览和珍贵藏品的空间交替而出,一个全新、多姿多彩的虚拟博物馆打开在你的眼前。

传统博物馆:

  中规中矩承载责任

  2004年1月,世纪广场。一座浑然朴厚的硕大建筑崛起,作为文化地标性建筑——温州博物馆告别江心孤屿上近半个世纪的苦乐时光,终于迎来全面发展的流金岁月。据统计,从正式开馆至今,共接待观众130万人次,举办策划展览90多场。


  在拥有一流的硬件设备前提下,如何把博物馆办成市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公益性休闲场所?温州博物馆曾做了不少尝试。比如把展览做大做密,“大展经常有、小展不间断”,基本上保证每月推出一个新展,每年引进一个特色大展,像《秦始皇兵马俑大型国宝文物珍品展》、《成吉思汗——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大展》、《江河之魂——青海历史文化展》等大型展览就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


  又如在开馆时间与开幕形式上大胆创新。针对暑天的特点,2005年7月,在全省率先试行夜间开放。开放时间由过去的早上9时至下午5时改为下午3时至晚上10时。这一开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胆尝试,不仅让博物馆尝到了主动迎合市民生活习惯和文化需求的甜头,也更好地吸引观众,每天参观的人数几乎是原来的10倍,而且还不断增长。至8月29日夜间开放结束,全月参观人数突破5000人,每天参观人数增加约6倍。


  2008年3月8日,温州博物馆实行全面免费开放,一夜之间,变成一个对全社会开放的公益平台。没有免费之前,博物馆设有收费的门槛,免费后这道门敞开,观众可以自由进出,博物馆的所有藏品成为共享资源,因此,打造一个资源共享最大化良性态势,成为突破温州博物馆发展的瓶颈。


  从传统博物馆上来看,信息传播载体具有空间形态,学习活动也是在一个特定空间中展开。学习者是在站立与行走的交替活动中进行学习,是一种消耗体能的学习活动。在温州博物馆里,有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临展馆、王维新捐献铜版画藏品及作品陈列馆。除了历史馆、自然馆、工艺馆和王维新捐献铜版画藏品及作品陈列馆为固定展览外,其余的都作为举办不定期的临时展览的场所。


  临时展览的优点是灵活,可把场地充分利用,可引进各种展览,盘活展示平台,充分服务观众,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有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临时展览不会超过半年,短的一个月,长的也仅三个月左右,按传统展示,不亲临现场,就无法看到展览。因此,就传统博物馆而言,时间的限制与空间的距离,成为阻碍观众来博物馆参观的最主要因素。


  2009年,温州博物馆的网站开通后,从不断攀升的点击率来看,上网看展览的人不在少数,再加上随后受到四川成都非遗数字博物馆的启发,2010年初,温州博物馆数字化研发正式启动。


  数字博物馆:

  馆外之馆的新突围


  数字博物馆的思路源于让更多人更方便地共享博物馆资源这一大前提。研发之初,浙江省乃至全国的文博系统虽然网站开设很多,但是数字化博物馆如何操作运作几乎还是一个空白。甚至有人认为,数字博物馆与博物馆网站只不过是名称变化而已,没必要投入大量资金再另起一个“炉灶”。但在一个数字化时代,实体(传统)博物馆走向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必将是今后实体博物馆“改弦更张”的另一新出路。


  经过一年多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努力,温州博物馆“东瓯慧光”数字博物馆终于初见雏形,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领导和浙江省文物局领导闻讯而来,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许。今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数字博物馆试运行,成为我省文物系统首家在网上敞开大门的博物馆,市民足不出户,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在家中点击鼠标,上网闲逛博物馆,360度全景浏览,仔细观赏上千馆藏精品的局部与细节。


  温博的数字博物馆运用三维全景漫游、高清图像显示、文图音影显示等多媒体技术,营造逼真、形象、生动的展示效果,突破了传统博物馆受时空限制的局限,大大延伸了馆藏文物、陈列展览、名胜古迹、百工之乡、文化名人的内涵,细化了藏品的丰富外延,比如“馆藏文物”,市民如同进入“库房”,尽可以提取古钱币、书画、陶瓷、碑刻等七大类文物仔细观赏,每件文物配有图、文、音、影多媒体展示。看资料,仿佛一位专业馆员在旁详细介绍;看图片,高清图像展现了文物不同角度,通过鼠标滚轮,可以放大几十倍看细节;通过点击影音播放,数字博物馆另一大奇妙之处是可以“补课”,不再为错过展览而遗憾。温博2006年以来的39个重要展览,均可在网上找到精彩资料。


  数字博物馆的开通,使温州博物馆实行了馆外之馆的新突围。首先,它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藩篱,能在更广袤的范围内(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上网参观,利用方便。其次对实体(传统)博物馆数字资源(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进行整合、加工、提升和频繁更换,没有物理空间的限制,能在不同栏目和页面之间穿梭连接,无论是参观展览、欣赏藏品,还是浏览新闻、活动资讯或是参与学习讨论,都非常方便。


  虽然当下,温州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在技术上,方方面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整合,但它的优点已突显出来,相信数字化的温州博物馆,明天会更好!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