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2-10
2月7日下午,温州博物馆在一楼多功能报告厅开展“温州方言与古诗韵”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社科院郑张尚芳研究员主讲。郑张尚芳先生长期以来从事汉语方言、古音、汉藏语言比较研究,是汉语古音学说有代表性的八大家之一。他所建立的上古音体系,被海内外汉藏语学界认同,与王力上古音系被一并列入新版高校古汉语教材。
此次讲座,郑教授开宗明义提出温州人学习古诗韵有优势。他从古诗韵发展变化史开始讲解缘由,介绍宋代改编的《广韵》分四声为206韵(合四声是61韵),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新刊韵略》缩减为106韵,按照五音系统编排次序(郑张的研究成果)。缩减的结果导致平水韵归并不合处,出现“该死十三元”现象,而温州阴调保存了唐调,阳调浊母松喉,浊上不归去。他举例分析了温州东韵钟韵(公供),豪韵肴韵(报豹),支韵脂韵,浊上浊去(道盗)的区别,证明温州人利用方言读古诗韵有很大便利。
讲座结束后的观众提问环节,热心的观众们更是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郑先生一一精彩解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本次讲座由温州博物馆主办,龙湾区社科联、温州市书法家协会、温州市吟诵学会、温州文史群协办,并得到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龙湾新闻网等媒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