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赏王妃凤冠、制明式耳环,温博文化驿站触摸明代头上风光

时间:2018-05-22

  5月20日,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举行了一场珠光宝气的分享沙龙。国家贵金属首饰制作二级技师王印、仿古首饰设计师孙笃林受邀开讲,向观众介绍了明代的凤冠形制和流行首饰,展示了仿制湖北荆端王次妃刘氏墓出土凤冠的过程与仿制实物,还教观众现场制作了明代葫芦耳坠。

01.png

  孙笃林擅长仿制古代首饰,她为观众介绍了凤冠在明代的重要社会作用以及现存明代凤冠的文物信息和制作方式,与观众分享了湖北荆端王次妃刘氏的历史故事,以及刘氏墓出土凤冠的细节。

02.png

▲仿古首饰设计师孙笃林


湖北荆端王次妃刘氏墓出土凤冠

  50年代,刘氏的墓葬在兴修水利时被发现,经过整理出土了一批金银器和其他随葬物品。其中,有一顶金冠。金冠高6.9cm,底径9.9cm,重184.75克,是由粗金丝为框制成的一个圆锥形的冠体。紧贴冠体,在底部正面五只小凤,背面五朵宝钿花,顶用一朵三层的宝相花束,正面装饰一只火焰尾的大凤凰,背后装饰一只蝴蝶,其余空出的胎体部分皆用宝钿花填满,看似繁复却又有章法,意态横生,精巧动人。冠体上所用的宝石为红宝石(含尖晶石)和蓝宝石,部分已经脱落,按照镶口的数目推算,这顶金冠所用的宝石超过一百粒。

03.png

湖北荆端王次妃刘氏墓出土凤冠原件

04.png

湖北荆端王次妃刘氏墓出土凤冠仿制品

  刘氏去世时的身份是在位荆王的本生祖母,这顶金冠可能超越了她作为亲王次妃的礼制,而是按照亲王妃的标准来进行制作的。


05.png

▲国家贵金属首饰制作二级技师王印


  了解完明代凤冠之后,王印具体介绍了仿制刘氏墓出土凤冠的过程和采用的工艺。文物原件采用了花丝、掐丝与錾刻的制作工艺,他在进行仿制过程中尽量采取了与原件同样的制作手法。在宝石的镶嵌技法上,也采取了与其相同的高镶口挤压宝镶的手法。经过系统的介绍和近距离的观察,现场观众对明代凤冠的样式、佩戴方式以及明代首饰的制作工艺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

06.png

  最后,参加此次活动的观众在老师的指导下,“仿制”了一对属于自己的明代葫芦耳环。

07.png


明代嘉兴出土葫芦形耳坠


  葫芦型耳环是明代最有典型特征的耳环,最基本样式由两颗一大一小的珠子或等大的珍珠加一枚顶花连缀而成。

08.png


现场观众仿制“明代葫芦耳环”

09.jpg

11.jpg

10.jpg

13.jpg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