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春风到我庐——纪念丰子恺诞辰120周年师友书画展”将亮相衍园美术馆

时间:2018-12-27

春风到我庐——纪念丰子恺诞辰120周年师友书画展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1_副本.jpg

春风到我庐

Spring Breeze Arrives At My Home

纪念丰子恺诞辰120周年师友书画展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Exhibition In Memory of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Feng Zikais Birthday

日期2018.12.29——2019.5.10

地址衍园美术馆温州市鹿城区隔岸路177

开幕当天请凭邀请函入场

丰子恺简介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_副本.jpg

丰子恺(18981975

浙江省石门县(今嘉兴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润,又名仁、仍,小名慈玉,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祖上自浙江金华迁入,世代均为诗书礼仪之家。其父为清代末举人,家有祖传染坊。自幼以“小画家”闻名乡里,未满16岁就在《少年杂志》发表寓言四篇,可谓少年才俊。

191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从夏丏尊习文学。1919年毕业后与同学吴梦非、刘质平共同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同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华美育会。1921年春赴日游学十个月。归国后相继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上海立达学园等校任教。1925年,在上海《文学周报》连续发表画作,郑振铎给这些画定了“子恺漫画”的标题。此后出版画册众多。1927年皈依弘一法师,师徒共同创作《护生画集》。抗战期间,辗转出任桂林师范学校、浙江大学、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职。新中国成立后,多居于上海,被推选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首任院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丰子恺一生出版画册、随笔集、论著、译著、编选等书籍百余种。为近代中国的美术和音乐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展览前言

作为二十世纪的文化大家——丰子恺先生以其卓越的成就,在文化美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先生对自然、社会、人生、艺术抱有满腔热情,一生致力于文化艺术的教育、推广、传播。在经历了东渡扶桑游学、白马湖春晖中学执教、上海创办立达学园等多个新文化运动熏陶激励下的艺术创作阶段后,逐渐成为融合东西文化、兼举中外艺术、且独具特色的现代画家、散文家、翻译家、装帧设计家、艺术理论家、教育家。他的绘画取材日常生活,具有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又充满浪漫主义的人文情怀。他的散文笔触生动、平淡天真、富有韵味,时常娓娓道来,善于细微处探究人生,反映世态人情。他的翻译既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力求“信、达、雅”,语言自然流畅,为广为读者所接受。他的装帧设计往往与绘画相结合,讲究笔情墨趣,充满着诗意和幽默,又具有浓郁的装饰效果;尤其是所作儿童读物封面,风格自然活泼,意境清新优雅,童趣盎然,堪称经典。他的艺术理论主张艺术作为美感的结晶与审美活动的主要方式,艺术的意义不在于单纯的审美,更在于它与生活的联系。审美的主题要投身实践、积极创造,在生活与艺术的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品鉴美。他早年致力于音乐教育,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中年后则将重心转向更为宽广的社会音乐教育,并笔耕于音乐启蒙普及教育,对普及和提高新音乐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恰逢丰子恺先生诞生120周年,先后在香港、杭州、北京、桐乡四地

举办了五场不同主题的展览,反响热烈、盛况空前,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01

925日丰子恺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展览拉来帷幕,首站亚洲协会香港中心《诗·韵—当丰子恺邂逅竹久梦二》。通过展示40件竹久梦二与80件丰子恺的作品,阐述自1921年抱著成为洋(油)画家的理想东渡扶桑游学的丰子恺在旧书摊邂逅竹久梦二的画册《春之卷》后对其一身创作的影响,以及两人的艺术风格特点和差异性。

02

第二站,929日-103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嘉德学术观摩展《当时明月在—丰子恺文翰家珍》。这个专题展览展示丰子恺先生的书法、信札共计五十余件,从书法的角度探讨了丰子恺先生的翰墨文心。

03

第三站,1010日-1027浙江美术馆《此境风月好—丰子恺诞辰120周年回顾展》。杭州被丰子恺视为第二故乡,在这里全面多维地展现丰子恺作为画家、散文家、翻译家、装帧设计家、教育家的文艺人生。

04

第四站,1025日至113中国美术馆《漫画人间—丰子恺的艺术世界》。作为一生追求“十分像人的人”,教惟以爱是丰子恺所一直坚持的。展览概括性地呈现丰子恺六个不同身份及各类型的作品,使观者能充分感受到老先生平凡素朴却又深邃真挚的大爱。

05

第五站,119日-1220浙江桐乡市博物馆《我自爱桐乡—丰子恺艺术省亲展》在丰子恺先生诞辰日开幕。通过这个展览勾勒出这位从桐乡石门镇走出去的少年,如何成长为一位热爱家乡、享受家庭生活、喜爱孩子的著名艺术家的历程!

原本,这样五个展览我们认为

足以告慰丰老在天之灵,

谁知在整个展览过程中,

有位知性感悟热忱的人一直在默默地守望关注,

他就是——温州衍园美术馆馆长沈国林先生!

沈馆长是位超级“丰粉”!

美术馆的“衍园”之名就是取自丰老

《衍园课子图》

取其书斋庭院、桃李绵长之意为立馆所本。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1_副本.jpg

丰子恺 衍园课子图 衍园美术馆藏

丰老展览期间沈先生专程来到杭州找到我与丰氏家族诸贤,表达了他想为丰老办第六个展览的美意。丰子恺先生的120周年系列展由数字六收尾、由他的“衍园”来举办,不正是缘缘生缘、六六大顺吗?!更可况温州是丰子恺先生的恩师弘一法师驻足最久,情有独钟的“第二故乡”。1918年弘一大师出家以后,从1921年到1932年,先后在温州居住了12年。真是注定的缘分,这便是“春风到我庐”——纪念丰子恺诞辰120周年师友书画展”的缘起。

此次师友展,围绕着丰子恺先生的绘画作品及师长朋友圈绘画艺缘展开。其中涉及到不少与温州有关先贤的作品,比如丰子恺仰慕的七道士曾衍东,好友郑振铎、朱自清、方介堪,同事马公愚、张光等。或手卷、或立轴、或册页、或扇面,以丰子恺的绘画风格变迁为序胪陈,师友的作品为两翼,使观众对其绘画的发展与演进,及其同道们的艺术世界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知,对当时的艺术宗尚有更深的体悟。对温州地方的先贤遗泽有更切实具体的了解。作为丰子恺诞生120周年展览的策展人我相信,人们在欣赏丰子恺作品、获得美的享受之时,也能缅怀先贤,感悟其“弦外有音”的艺术追求和“教惟以爱”的艺术精神。

祝愿展览圆满成功!

祈愿这位启发民智的

艺术先锋、传播善爱的文艺大家

永远活在每个人的心间!

亦祈愿温州文脉上续下承,绵延发皇!

王一竹

20181216

展出作品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2_副本.jpg

弘一行书“清凉”、丰子恺绘弘一遗像图轴

温州博物馆藏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3_副本.jpg

丰子恺 衍园课子图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4_副本.jpg

丰子恺 春风到我庐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5_副本.jpg

丰子恺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6_副本.jpg

丰子恺 水上青云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7_副本.jpg

丰子恺 折得荷花浑忘却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8_副本.jpg

丰子恺 落红不是无情物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9_副本.jpg

丰子恺  飞机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10_副本.jpg

丰子恺书 宋慕法、丰林先结婚证书

原件仅展3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11_副本.jpg

婚礼嘉宾签名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12_副本.jpg

曾衍东 读书乐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13_副本.jpg

经亨颐《太华松》组诗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14_副本.jpg

马一浮 秋兴八首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15_副本.jpg

弘一 书《华严经》偈

温州博物馆藏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16_副本.jpg

马公愚 书《菜根谭》句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17_副本.jpg

潘天寿 晴晨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18_副本.jpg

朱自清 致马公愚信 温州博物馆藏

原件仅展2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19_副本.jpg

郑振铎 戏剧研究札记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20_副本.jpg

方介堪 篆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21_副本.jpg

苏步青 楷书诗稿

微信图片_2018122710142222_副本.jpg

彭筠芬《活色生香》张光、郑曼青、丰子恺 题跋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