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17
拓片,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拓片可以完整的把器物上的字迹或纹饰直接拓印在宣纸上进行长期保存,是学习书法的重要范本,历代以来都受到文人墨客的重视。拓片还促进了刻帖业的发展,对帖学、碑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作为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之一
传统的未来:拓片传习活动
报名开始!
时间/ 5月18日上午9:20-11:10
地点/ 温州博物馆一楼大厅
人数/ 20人
要求/ 10周岁以上
报名/ 请关注“温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拓片的历史
拓片制作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朝梁(公元503-589年)虞和《论书表》中有“拓书悉用薄纸”之语,《隋书·经籍志》有“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还说梁时已有拓片。
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拓片是原存敦煌千佛洞的唐太宗《温泉铭》,上面有一行永徽年(650)的题记,说明是唐初时所拓。有关唐代拓片的史料很多,说明唐代不仅已有拓片流行,而且拓制技艺已有相当水平。
《温泉铭》拓本(局部)
拓片的应用范围
1.不仅能拓石碑上的文字、图形,还可以拓印金属器物或木质文物、玉器、印章的边款;
印章边款拓印
2.不仅能拓形体巨大、字迹与纹饰粗放的石碑、摩崖题刻,也可以拓印形体小、字迹与纹饰纤细的铜器铭文、装饰图案;
3.不仅可以拓印阴刻文字与图象,也可以拓印阳刻的文字,或阴阳刻结合在一起的文字或图案;
4.不仅可以拓印石碑那样的平面文字与图案,也可以拓印那些立体雕刻。
全形拓传承人王映晖作品
拓片的类型
按颜色分,拓片可分为墨拓和色拓(朱拓);按形式效果分,拓片可分为乌金拓和蝉翼拓。
色拓(朱拓)
乌金拓
蝉翼拓
拓片的流程
1.上纸,有二种方式:
(1)把干的宣纸铺在石碑上,用排刷蘸水(或喷壶喷水)均匀的把纸打湿,使其贴在石碑的表面上,然后用报纸等其它把多余的水份吸收。
(2)先把折叠好的宣纸浸湿,然后慢慢平铺在石碑上。
2.用打刷打一遍(或用棕刷),使宣纸进入每个字口中,字口越清晰,拓片的效果就会越好。如果纸破了,可另撕一块纸补上,用打刷打实。
3.晾干之后上墨,两个拓包,一个涂墨,另一个在涂上墨的拓包上沾墨,擦均匀,开始在宣纸拍打,把墨汁均匀的印在宣纸上,力争做到墨色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