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金秋赏析会,了解明代瓷器官窑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9-10-17

     1013日上午930分,“谛听瓷器妙音——明代官窑赏析”沙龙活动在温博文化驿站举行。江西省景德镇陶瓷考古所所长江建新教授,应温州博物馆和温州博物馆之友协会的邀请,与观众们分享明代青花瓷官窑各个时期的独特魅力。现场座无虚席,还有不少馆内爱好者站在教室外倾听。

微信图片_20191017095732_副本.jpg

     明代青花绝妙之美,使明代文人对其品评甚高, 而成熟的青花瓷实际上是出自于元代的景德镇。公元1378年,元朝在景德镇设置官窑。民窑是对官窑的模仿,纹饰的简化这一现象,使景德镇的官窑带动周边民窑发展,江建新教授从这一角度向大家解释了景德镇制瓷业的长盛。

微信图片_201910170957321_副本.jpg

     随后,江建新教授从元代青花瓷器的样式入手,向观众展示了元代多元文化(如道教、佛教、伊斯兰细密画、蒙古审美)在青花瓷器上的融合。提出明洪武青花有元青花意味,但其构图比元青花简单,层次也更舒朗。江建新教授根据文献(《明太祖实录》)解释了明洪武时期青花特征朴素的原因:“上有所好,下必效之”。而明各个时期的装饰工艺和技术的特征也都因此而来。

微信图片_201910170957322_副本.jpg

     永乐时期官窑瓷器中以甜白瓷最富,它的釉色非常润,颜色白中带青,其因也是白瓷的洁素莹然甚得永乐帝的心。永乐时期首创釉下的高温和釉上的低温的结合,斗彩就是从这里来的。

微信图片_201910170957323_副本.jpg

     宣德年间也出现了用楷书书写的年款。这对认定青花瓷瓷器年代具有很大的帮助。

微信图片_201910170957324_副本.jpg

     江建新教授结合文献资料和出土瓷器,将明代各个时期的青花官窑瓷器装饰工艺和技术一一阐述并解释其流行原因。其丰富的文献知识将出土文物逐个串联,让观众们通晓了青花瓷在明朝是如何流行发展,又流行了哪种工艺和技术。

微信图片_201910170957325_副本.jpg

     两个半小时的明代青花瓷官窑赏析讲座中,全场观众都聚精会神,脸上没有倦怠之意,只有意犹未尽之感,纷纷感叹江建新教授讲座之精彩。

微信图片_201910170957326_副本.jpg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