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4
近日,温州博物馆馆文化驿站以“共贺华诞,分享美好”为主题,举行分享沙龙。
现场邀请到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小燕教授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玻璃银光刻”传承人项之华老师。
现场座无虚席,首先由张教授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讲起,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国家五代领导人和祖国的光辉历程,还讲述了他们与浙江的故事。谈到当代青年的中国梦,张教授说,敢于寻梦,勤于追梦,善于圆梦,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讲,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和丰厚灵动的道德滋养。
张教授幽默风趣的讲解使现场氛围异常活跃,听众们情绪高涨。大家或聚精会神听讲,或认真记录,或拍下重要的知识点。
历史不容忘记,革命需要传承,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红色文化诞生在革命战争年代,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的精神,是先进分子保家卫国的情怀,是广大人民群众艰辛奉献的斗志。我们应携手,当好“红船精神”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
感触历史余温,铭记峥嵘岁月。活动现场,温博文化驿站邀请听众们亲手制作“玻璃银光刻”。以这种特殊的纪念方式留下美好、分享美好。
项之华老师先向大家展示了《致敬祖国》《幽镜》等多件展品,接着在现场亲授制作《致敬祖国》。
《致敬祖国》这幅作品中包含“70”、五星、红旗、天安门华表等元素。银线条与金色底相互照耀、熠熠生辉。用笔头少量多次蘸取红色颜料,细心描绘,描绘的不仅仅是件工艺品,更表达了对祖国的诚挚祝福,祝祖国繁荣昌盛!
活动最后,项之华老师将一件珍贵的作品《山乡幽静》无偿捐赠给温州博物馆收藏。这件作品出自项老师之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陈列价值。
温州博物馆高启新副馆长代表馆方接收了捐赠。
捐赠作品赏析
玻璃银光刻《山乡幽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山间小道蜿蜒曲折,民舍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与环境浑然一体。强化线条力度的同时,巧妙利用黑色和银白色概括其内在品质与表现范围。通过对自然的设置、分布、组合,表现出节奏、韵律、对比、均衡等形式,给人一种宁静又和谐的艺术享受,从而达到视觉上的愉悦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