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07
11月2日下午,温州博物馆手工实验课堂里传出阵阵歌声。歌声的语言和语调都很陌生,唱的是什么呢?
歌声来源于一位盛装的畲族妇女,她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蓝延蓝。活动当天,蓝老师带着一架畲族花带织机来到现场,让观众学习、体验这项畲族妇女的精巧技艺。
活动刚开始时,中国畲族博物馆的讲解员毛丽珍为观众介绍了畲族的文化、习俗,包括畲族的婚丧嫁娶、宗教信仰、手工技艺等等。
织花带
随后,现场的观众通过亲手体验织花带、戴畲族“凤冠”、学唱织彩带时唱的彩带歌,真真切切地当了一回畲族妇女。
与畲族彩带齐名的畲族工艺便是竹编。竹编的材料和原理看似简单,但真正体验过才知道这需要高度的手眼配合。
活动现场,观众们学着用竹篾编一颗五角星,这是畲族小朋友们的玩具。简简单单五根竹篾,最后编成一颗和谐稳定的五角星要花不少时间。
竹编
织带是畲族妇女人人皆会的技艺,织出的彩带通常用于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
蓝延蓝同样也是从小就学织带。她只读过两年书,如今却成为一位享有盛誉的织带专家,这和她对彩带编织的喜爱,不断提升编织技艺不无关系。更重要的是,她从中继承了传统文化,让群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她也凭借着织彩带的技艺大大提高了生活的质量,这正像畲族彩带歌中所唱的:“织带手艺古人传,上祖留传下祖织。彩带织出幸福花,幸福花开遍地香。”
下一篇:“守艺人”解读龙泉青瓷品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