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舞蹈、工艺、服饰……走近畲族民间艺术

时间:2019-11-28

1124日上午10点,“畲族民间艺术分享”活动在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举行。原温州大学教授邱国珍在现场讲述她的著作《畲族民间艺术研究》,将畲族故事娓娓道来,与观众们一起赏析畲族民间艺术。

据邱国珍回忆,她了解畲族,是从她的畲族大学同学开始。她对于畲族的好奇自那时种下了因。而后她从江西师范大学调到温州大学工作,发现畲族族群在温州分布非常广,苍南和文成都有畲族的分布,泰顺的竹里也是有名的畲乡,自此她就开始了畲族文化研究。

在邱教授的讲述中,观众们了解到原来畲族的民歌是要根据时机唱的,有情歌、山歌、哭灵歌等。畲族的舞蹈,据厦门大学郭志超教授所说,起源于祭祀,这种祭祀活动通常发生在深夜。随着时间的流逝,祭祀舞渐渐地变成表演形式的舞蹈。

微信图片_20191128084934_副本.jpg

畲族的民间工艺也种样繁多,有织带、剪纸、刺绣、竹编、打银、雕刻等。邱教授在介绍这些民间工艺时,从民间工艺的传承人讲起,从他们的手艺技巧讲到人生故事,把这些离我们生活遥远而陌生的工艺变成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故事。比如一位叫雷顺凯的畲族青年雕刻师,他为了精进自己的技艺去青田学习石雕,学有所成之后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畲族的石雕最早也与祭祀有关,木雕主要用于灵位牌、牛腿(横梁支撑)、窗棂等。在“打石头”里忙里偷闲,热衷于石雕和木雕的雷其宽夫妇,创新出不少木雕和根雕艺术品。

微信图片_201911280849341_副本.jpg

接着,邱国珍向我们展示了浙江畲族和福建畲族的女性服饰特点:浙江畲族服饰整体偏简单,上衣只有织带缝上去。而福建畲族的上衣的花边就有五寸,上面还有精美的刺绣。浙江畲族的围裙(拦腰)上面的图案是凤凰(依畲族的盘瓠传说而来),福建围裙的图案是花卉。

邱教授说,其实在明清之前,畲族一直是一个迁徙的民族,常年在中国各地迁徙,所以畲族也被称做“中国的吉普赛人”。明清之后,畲族在福建和浙江等地定居,其生活方式和物质文化也渐渐与汉族交融,在民族服饰上吸收了当地的样式,所以现在浙江和福建两地的服饰才会有差别。

最后,邱国珍将畲族民间艺术进行文化解析,分析其具有三个特点:实用性、寓意性、影响性。在畲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上,政府的重视、学者的参与和群众的支持都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

邱国珍教授的讲座为观众们展示了畲族民间艺术和文化的全貌,满足了观众们对于畲族的好奇心,现场的观众非常认真地聆听并做笔记。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