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05
8月1日上午,报名的同学们如约来到温州博物馆,参加#追寻百年光华#青少年系列活动——热转印剪纸DIY帆布包制作,学习党史,体验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
同学们在“革命征程少年说”宣讲团成员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红遍浙南——浙南革命征程(1921-1949)”特展。伴随着同龄小伙伴的讲解声,大家细致了解了浙南党组织的建立、浙南红军的英勇战斗、温州和平解放等重要事件,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温州人民不断传承发扬温州人精神,不懈奋斗,探索出救国救民之路的壮举。
在了解浙南革命先者的峥嵘岁月后,同学们来到文化驿站,学习制作热转印剪纸帆布包。非遗剪纸传承人单温克老师结合温州地方特色,先向大家介绍中国剪纸文化。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例如,在北方,人们喜欢将剪纸图文贴在窗户上,而在温州,剪纸较常出现在婚嫁、搬家、上梁、过大寿等民俗活动中。
古时人们会在衣帽、鞋履上使用剪纸艺术,即服饰花、鞋样花等。现在,剪纸艺术不断现代化,用传统手法在现代新型材料上应用,如热转印剪纸的出现。热转印剪纸是将剪好的作品根据自己的喜好转印至手提袋、铅笔袋、鼠标垫等日常实用的物品上进行装饰,将传统非遗生活化、实用化。
单老师又通过剪纸示范,向同学们展示中国的剪纸和外国的最大区别——最终的寓意。单老师通过多次对折,连而不断地剪裁,最后打开出现一个双喜剪纸,这是一个代表喜庆寓意的剪纸图案。单老师另起一张红纸,用剪纸的三类主导元素——线条、毛刺、洞圆进行排序,手中逐渐出现寿桃图案,寿桃内各有一对蝙蝠、钱币图案,这具有“福寿双全”的美好寓意。同学们纷纷对单老师精湛的剪纸技术发出赞叹。
在感知中国特色剪纸文化,领略剪纸艺术之美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在老师的带领下,使用新型热转印剪纸材料动手制作装饰属于自己的帆布包。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剪纸使用的主图案来自温博一级革命文物——林夫木刻版画《骆驼》,这使得同学们制作的帆布包更具有红色精神。根据剪纸小口诀“从里到外、先细后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同学们按照先镂空、后剪边的程序,细心地陆续完成了剪纸。最后,通过电熨斗加热将作品转印在帆布袋上,一个个结合传统非遗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帆布袋就诞生了。大家细细看着自己动手完成的帆布袋,都欣喜不已,满心欢喜地将其背上身,这似乎昭示着青少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革命薪火的延续。
在此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参观“红遍浙南”特展和制作热转印剪纸,感受家国情怀,传承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发扬红色革命精神。如果你也想体验这份精彩,敬请期待下次活动,一起“追寻百年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