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23
位于江心屿的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和“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静静矗立。原挺进师师长,革命家、军事家、“中国第一大将”粟裕同志的部分骨灰就撒在碑座下。
1935年,在粟裕、刘英的率领下,以北上抗日先遣队突围部队为基础,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深入浙南,汇合闽浙边革命力量,创建了浙南游击根据地。粟裕为挺进师师长,刘英为政委。
曾山(后排左八)与刘英(左七),粟裕(左六)等在平阳
在游击斗争中,粟裕注重情报的搜集,常主动出击,以“量力而行,零敲碎打,积少成多”等“炉火纯青”的游击战术把敌人折磨得苦不堪言。他和刘英在浙南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展了土地革命,使浙南成为中国革命在南方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3月,粟裕奉命率领部队从平阳山门开赴皖南前线,参加新四军的战斗行列。
1938年3月18日,粟裕在平阳县山门
在浙南的三年游击战争中,他和浙南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浙南大地怀有真挚的感情。粟裕逝世后,遵照他的遗愿,部分骨灰撒在了平阳山门抗日救亡干校旧址和温州江心屿红军挺进纪念碑旁。他的不朽足迹,永远留在了温州这块热土上。他的不畏牺牲、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也将永远激励着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抗日干校旧址的桂花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