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自道一生看不足·展评 | 章方松:龙湫无水不腾翻

时间:2024-05-01

       癸卯白露,吴佐仁先生于瓯海博物馆举办《山壮气象,水湛清华——吴佐仁书画作品展》,甲辰春天,于温州市博物馆迎来《自道一生看不足——吴佐仁雁荡山专题书画作品展》。甲辰谷雨后五天,与方长山兄相约,欣然前往温州博物馆观识先生书画作品。走进展览大厅,那一幅幅巨幅山水画与诗文书法,境域宏大,直逼眉宇,壮观而大气,浑厚而沉稳……我们惊讶于吴先生八十老翁,画境悠远,字焕神采,精、气、神,皆贯通于充沛旺盛的艺术意象,仿佛神来之助。


46.jpg


雁荡是文艺家拓展胸境的自然大气象。吴先生此次书画展是雁荡为主题,以山水绘画与诗文书法艺术表现,情系家山,深寄感怀。

雁荡为我所喜爱于雄奇山水之外,是历代诗人吟咏之地,亦是历代书画家表述情怀的境域。为我所尊仰的饶宗颐先生曾两次游雁荡, 1985年春天,饶公游雁荡时写下其中两首诗: “欲洗人间万斛愁,振衣潄石小龙湫。中流不为岩阿曲,犹挟风雷占上游。”(《小龙湫》), “显胜峰头手自扪,含羞瀑上望中原。平生壮观君知否,曾跻雁山第一门。”(《攀登显胜门绝顶》)我每次游雁荡小龙湫与显胜门时,读诗观景,对景入境,以境悟诗,感知饶公合心觉性之山水情愫,自有妙不可言。 

为我所喜爱的当代两位著名画家黄宾虹与潘天寿,于雁荡情有独钟。黄老笔下雁荡苍翠滋荣,浑然丰厚。潘先生笔下龙湫一角,花草滋荣,天然焕采。他们悟识雁荡灵秀,笔下山水草木皆为生态活现,万象风神。最近阅识吴明哲先生编著《殷周金文选临集》,感而悟觉黄宾虹画雁荡山水的“浑厚华滋”意象,得益于长期浸润于商周金文书法启悟。宾老以商周金文中锋笔意焕采古拙刚劲线条,融汇水墨渲染神色,将“浑厚华滋”的雁荡山水营造出中国山水画的“浑厚华滋”意象。

雁荡山为吴佐仁先生《自道一生看不足》的家山,他酷爱雁荡,行旅家山,诗画山水,敏识于雁荡性情,笔下的雁荡自有一番风华。我特别关注的是吴先生笔下雁荡瀑泉溪流,奔腾飞跃,水墨淋漓,神色活泼的意象。由此深察观赏吴先生章草联语“海上无双地,寰中第一山”,以及章草行书《先贤咏雁荡诗四首》等书法作品,雄健深厚,气势磅礴,亦似雁荡龙湫溪流风神气象。

47.jpg

录先贤咏雁荡诗四首,吴佐仁


雁荡得木而秀,因水而灵。凝视深察,观赏悟思吴先生笔下雁荡之水,丰富多彩,别有情致。雨后山泉,奔腾涌泻,独杖行旅,自得悠闲的《涧水流来筋竹西》的画境;云带瀑飞,气吼若雷,居高临下,游龙飞舞的《白云生处有人家》的水势;天水奔流,震荡谷鸣,溪山闲坐,风怀澄淡的《流来桥下水》的风神;山居人家,双瀑飞流,气势豪壮,声喧谷应的《芙蓉峰下隐人居》的幽境;千涧万流,瀑飞烟雾,苍滋峻岭,欣观自乐的《此是雁山第一奇》的景域……

上善若水,水因溪而奔流,瀑缘峰而回旋,水烟蒸腾,谷应回荡。吴先生笔下雁荡之水,于流动奔腾中,迥旋幻化,呈象多姿,水墨淋漓充沛者有之,朦胧溟茫者有之,简约净练者有之,雄健疾飞者有之,自有黄宾虹笔法水墨融涵陆俨少线条走势,生意于多幻水势奔跃于悬崖丛林之间。

48.jpg

涧水流来筋竹西,吴佐仁

49.jpg

白云生处有人家,吴佐仁

50.jpg

 流来桥下水,吴佐仁

51.jpg

芙蓉峰下隐人居,吴佐仁

52.jpg

此是雁山第一奇,吴佐仁


好作品是书画家,以线条运转速度与水墨渲染层次构成立体空间。这个立体感往往是多维度的。好像雁荡龙湫是自然存在的活体,同样一幅雁荡山水画也是存在的自然活体。这种艺术的活体需要创作者多维智量的玄妙展示,观赏者也需要展开想像与联想的多维视野,拓展艺术审美综合的广度与深度。

因此在观识判断画家的艺术特征时,也就多了深识画家表述意境时的情感与思维的综合互动感应。

从吴先生用笔动感与水墨融化动态中,感受雁荡山水幻化之妙,我想起乡贤吴鹭山先生诗语:“雁荡有峰皆突兀,龙湫无水不腾翻。”(《寄题显胜门》)龙湫之水,无不腾翻,雁荡奇峰,突兀幻美,为自古来贤者所赞叹:大龙湫为雁荡之壮观胜境!

我爱雁荡大小龙湫,远观龙湫,高峰峻极,飞瀑奔腾,仿佛天上有水奔流而下;近仰飞流,耸入云表,凌迈超越,浩气驭势,铿然错落,如鼓潮音……飞瀑腾跃幻飞,若怀素自帖之迥转,宾翁山水笔墨之从容……风瀑喧豗,折回漫卷,撞崖 飞旋,濠然而下……无论仰观飞瀑多幻姿态,或俯察碧波上瀑流游龙,大自然神妙动态,每一波纹晕耀,皆是宇宙运动生相,更是潜涵着无穷数理奥秘。

方长山兄对我说,外地友人阅识吴佐仁先生山水画作,大为激赏。续之不知何缘际来,我们谈到丁海涵兄访谈大雅堂“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精美大文,给人以许多启发,再谈到何加成兄诗作观赏吴先生雁荡书画展。我记得何加成诗作中有两句云:“雨后饶清气,遥闻飞瀑声,澄泓龙潭水,濯足亦濯缨。”缘于加成这两句诗引起了我观想。那是2019年初夏,我与罗峰艺社青年朋友陪同当代著名数理艺术研究学人邢文教授游雁荡,那天邢文先生面对大龙湫,仰俯感叹,独坐观想,于邢先生慧眼中龙湫,仿佛甲骨之邈远,简帛之征候,彝鼎之奥幻,志意高远,萧闲淡止;于其心中,潮浪涛声,波纹互融,犹如数理也,奧幻也,易之理,书之意,画之境。此境此幻此情此感,犹识宇宙之神通,得易幻之律旨,不胜感慨也!

艺术创作是多维的,观赏艺术也是多维的。这就是为艺术创造与观赏艺术审美接受开拓出一个广阔的新境域。邢文教授在一次讲座中,他讲述了一个典型的分形艺术:一片绿叶,在对它进行放大之后我们看到,整个图案仅由“永”字的重复和组合形成。这种艺术思想具有数学迭代重复性的特点,使简单与繁复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分形几何作为一种新的数学,它找到了更具有交通性的方式表达自然的美感,从而在更广阔的维度上接近了宇宙的本质。“古人绘画的重点不在摹形,而在于参悟宇宙之‘道’,在于撷取宇宙的一点尘埃,将它挥洒出一个世界。”(参阅:邢文教授于2017年11月21日,在“隽语新声”人文社科系列讲座《宇宙语言与宇宙尘埃》)如何从深化参悟艺术表现艺术家的宇宙之“道”,那也只能是“意会”而已,不能言传了。

观识吴佐仁先生笔下“无水不腾翻”的雁荡之水,我想起当年与邢文教授游龙湫所写的古风一诗,也正是与吴先生笔下雁荡山水于我心灵微妙感应:

天上有水起龙湫,白云带雨悬崖前。

银河倒泻奔流急,三千直下飚紫烟。

惊涛激浪争喧闹,奇峰起伏源于巅。

风过飞天卷水袖,姗姗悠然浮云笺。

半空婀娜不停歇,盘旋起伏随风卷。

怀素挥毫意作态,子期弹奏知音弦。

眼观练转漫舞飞,手接水开杨花嫣。

日光斜照映弧虹,五彩龙游碧波边。

直向东溟不回头,分维归流百丈渊。

杜公留迹难下笔,谢客未到存古玄。

我乘飞流上云霄,欲写龙湫惊风旋。

黄果树瀑何壮观?雁山飞泉不争妍。

中流合奏天籁曲,谛听神意絮胜缘。

空壑和风三洲应,山花无语照大千。

碧宇清空昭旷远,贞观澄怀觉悟然。

灵山有意作表演,风来雨去静坐禅。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