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温博学堂·活动报名 | 带翅膀的捕鱼能手——吤呣飞过青又青:温州地区鸟类科普系列(湿地篇)

时间:2024-05-08

嘴长颈长腿也长,

爱穿一身白衣裳。

常在水边结伙伴,

湿地湖畔捕鱼忙。


猜猜它是谁?


小朋友们,你们猜到了吗?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没错,它就是白鹭!白鹭以水中的小鱼为食,白天在水中捕鱼,嬉戏,夜晚飞回林地休息。既有“水”又有“林”的湿地,便为白鹭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



关于湿地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我国的湿地面积居亚洲之首,世界第四。在山水富饶的温州,也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在这里,也居住着一群生活在水边的鸟儿们。



温州地区湿地知识小卡片


649.jpg

三垟湿地

地处温州市瓯海区,湿地内河流纵横交织,密如蛛网,形成了160余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岛屿”,是温州市内保持最完整的水网湿地,被誉为“浙南威尼斯”“百墩之乡”等,是各种候鸟、留鸟栖息觅食之处。


650.jpg

乐清湾湿地

滩涂面积广阔,水产资源丰富,是黑嘴海等百余种冬候鸟的乐园。据国外专家调查,黑嘴鸥全球仅存约5000只,而在乐清湾发现的就有3160只左右,占全球的63.2%。




651.jpg

       5月,我们即将开展“吤呣飞过青又青:温州地区鸟类科普系列”第三期活动——“带翅膀的捕鱼能手”,将介绍温州地区湿地中的各种鸟类。想知道它们都是谁吗?那就一起到温州博物馆来看一看吧!


652.jpg


活动时间

2024年5月19日14:00


签到地点

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


活动对象

3-6年级青少年儿童


报名人数

30人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

653.jpg




嘉宾导师



654.jpg



陈光辉,浙江野鸟会会员,《浙江野生动物志》文字作者,映山红青年宣讲团讲师,自然摄影师,他也是浙江飞羽课堂的讲师。

“浙江飞羽课堂-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项目,是由阿拉善SEE江南项目中心、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浙江野鸟会)共同发起的公益科普活动。



活动策划



7.jpg


姜羿卉,温州博物馆社会服务部宣教专员。

本系列活动将通过邀请鸟类研究的专家,从博物馆里的鸟类科普延伸到温州地区的鸟类科普。活动内容包括展厅近距离观察鸟类标本、系列科普课堂,以及前往鸟类聚居地开展实地观鸟研学等。活动旨在学习、了解鸟类相关知识的同时,激发青少年保护环境、爱护生态自然的重要意识。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