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家有“传家宝”线下分享会开启!先来听听温州钟表崛起与螺钿工艺复兴的故事

时间:2024-05-29

图片14.png

        5月26日,温州博物馆推出的“讲述文物故事第四季·家有‘传家宝’”活动迎来首次线下分享会,现场三位“藏宝人”带来几件对自身来说弥足珍贵的“宝贝”,向观众生动讲述了自家“传家宝”背后的故事,一段尘封的历史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



钟表世家的时代传承


       第一位分享的是温州市强达表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陈瑞祥先生,他来自温州钟表世家,也是家族的第三代钟表修复专家,本次带来了家传的一钟一表以及一些报纸、证书。据陈先生讲述,时钟是由他的祖父陈家隆先生于1937年从其工作单位温州国货公司购得的。


       此前,国内钟表市场基本都被欧美进口产品垄断,但在“支持国货”的运动热潮中,国产钟表的品质逐渐崛起,陈先生带来的这件钟表面便写有“请用国货”字样,从这个小细节也能窥见在那个年代民众的爱国热情。在家国情怀的驱使下,陈家自此与钟表结缘,开始投入钟表的修复与产品开发当中,而后选择继续留在温州发展,为打响温州钟表的名号也出了一份力,至今已近百年。陈先生表示,家里收藏的钟表有些比这件要贵重许多,但无论从对家族还是对社会而言,这件无疑都是最值得他分享的一件。它的出现,带领着一个家族走进了钟表行业,为温州钟表行业的发展增砖添瓦。

图片15.png


        比钟表更为珍贵的是陈家隆先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系列证书,如:4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的会员证、58年在温州市公私合营百货业总店的工作证、72年的光荣退休证。陈先生的一生跨越了新旧中国两个时代,历经数十年的时代变迁,深刻地感受了新中国的变化。在1963年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刊印的宣传报纸有一段对他的采访,他感慨新中国储蓄的意义,并在64年被邀请为“勤俭持家标兵报告团”的报告成员。这些属于陈家隆先生的每一张纸都彰显了陈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与勤劳智慧的工匠精神,同时这些纸张也无声地见证着新中国的点滴发展。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图片18.png

图片19.png图片20.png

图片21.png

图片22.png

图片23.png



螺钿工艺的复兴传承


图片24.png


        第二位“藏宝人”王卫东先生,是原洞头县贝雕工艺厂厂长,也是温州螺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年少时就学习螺钿制作工艺,通过王先生通过简短的描述,观众随着他讲述学艺的经历,成长的故事,直观地了解到温州螺钿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就如同他这次带来的“传家宝”——螺钿装饰钟表,就是时代的产物,见证着一个时代的特色,带有独特的时代印记。王先生作为非遗传承人,出于对螺钿工艺的热爱与责任,促使他不断寻找方法,传承技艺。在他看来,他找到的方式就是将螺钿技艺使用在人们的日常用品器具中,让螺钿与生活密不可分。只有进入生活,传统工艺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多年以来,螺钿器物逐渐作为生活器具,其中的纹饰变化、装饰风格也体现出每一个时代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成为了每一个时代独特的“见证物”。



一艺   一器   一传承


图片25.png


       第三位“藏宝人”陈灿渊先生从几件“传家宝”螺钿器物出发,细说温州螺钿从古至今之兴衰与发展现状。陈先生为中国文物学会漆器专委业理事、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漆艺分会理事,对于温州螺钿有着深厚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


       中国古代螺钿漆器工艺是世界漆器的巅峰,然而到了近现代,由于国力衰弱,螺钿漆器这类传统“高奢”逐渐减少,工匠稀缺。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挖掘,周恩来总理也非常重视以漆艺为代表的各项中国传统技艺,漆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复兴,恢复了发展。


       通过几件文物与复制品,陈先生开始讲述古时螺钿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对日、韩、琉球等周边国家的传播。而令人担忧的是,螺钿漆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中国本应是世界上拥有螺钿漆器最顶级工艺的国家,而现今高级漆器被日本当成了独特的工艺,甚至国际上更为认可韩国的螺钿漆器产品,即便是中国漆器,只要标注产自韩国价格就能翻倍。


       在这种环境下,陈先生多年来致力于螺钿的复兴,与日韩等国专家多有交流,希望让温州螺钿再次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认识温州螺钿,爱上温州螺钿,传播温州螺钿文化。这些螺钿器物不仅仅是陈先生一人的“传家宝”,更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家传技艺”。


图片26.png

中国传统螺钿工艺的贝类原料:夜光螺

图片27.png

▲ 陈灿渊先生在国际市场上回购的中国明代漆盘,以及陈灿渊复刻的陕西考古研究所藏李倕墓出土螺钿花鸟纹平脱镜


图片29.png


        分享结束后,现场观众们也积极向三位“藏宝人”了解更多“传家宝”背后的故事,在交谈中,也提到了自己家中有意义的物件和故事。一时间,时光的轮盘仿佛被拨回到曾经的岁月,年轻的朋友深陷在时代的故事中久久不能自拔,静静感受祖国75年来的变迁,这也是本系列活动最大的意义所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讲述文物故事第四季·家有‘传家宝’”活动继续开展中,若您也有“传家宝”的故事,我们期待您的分享。



投稿方式

“藏宝人”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传家宝”信息。

图片28.png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