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温博动态 | 怀先祖 话桑麻 马味仲后人欢聚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

时间:2024-06-05

          盛世佳时齐相聚,名播瓯越艺流芳。5月25日,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观众——马味仲后人欢聚一堂,共同缅怀先辈,探源家族文化艺术之根。



马氏后人聚首,共续艺术情缘。




25日,马孟容三弟马味仲的后人,包括女儿马大幸、 小儿子马大勉等一行10余人,从全国各地赶到温州省亲,下榻后第一站便来到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朝气蓬勃的青年,也有稚气未脱的少年,年龄跨度虽大,但脸上无不洋溢着对家族荣耀的自豪和对艺术的热爱。马孟容孙子、著名书法家马亦钊,也是马孟容马公愚艺术馆的名誉馆长,早已在现场迎候。温州博物馆副馆长季海波代表温州博物馆表达了欢迎,并陪同参观。

  


深入展厅,探寻艺术足迹。



0.jpg


      从马孟容、马公愚的生平事迹与艺术特色、成就,到马氏家族历史及马氏七世、九世代表详细介绍,马氏后人们专注地听取了讲解员对艺术馆各个展区的深入介绍。他们在一张张照片、一封封书信前热烈地讨论家族往事,在一件件艺术作品前由衷感叹家族浓厚的艺术传承,不停拍照留念。仿佛穿越时空,他们与先辈进行了一场跨越世纪的心灵对话,气氛庄重而温馨。


1.jpg


当看到原上海美专学校1929年春季开学典礼师生合影时,马亦钊激动地为大家指出马孟容、马公愚先生所在的位置。

当行至马公愚和马亦钊先生1962年的合影照片前时,1962年出生的马味仲外孙女余克强烈要求与马亦钊先生在该展板前合影留恋。


4.jpg

马味仲后人在先祖作品前合影留恋



座谈交流,共话家族传承。


      参观结束后,艺术馆特地安排了一场座谈交流会。会上,马亦钊先生为大家介绍了倡导带领马氏家族成员向温州博物馆捐赠2148件文物的初衷,并希望这些文物能够通过博物馆得到更好的保管、展示和传承。


3.jpg


      温州博物馆社会服务部主任马炯也向大家介绍目前艺术馆的管理情况以及运行模式。对马氏后代捐赠文物的义举再次表达感谢,并以艺术馆的陈列更新、2024年底将推出的“何以流芳-马氏兄弟在上海”主题纪念展为例,介绍捐赠文物的活化利用情况。


20.jpg



夏风舞庭树,斜阳映新澜。日暮时分,这场意义非凡的艺术寻根之旅圆满收官。马氏后人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留念踏上归程,心中不仅有对先辈艺术成就的崇高敬意,更有对家族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





温州百里坊马氏家族以“书画传家三百年,一脉相承到如今”所著称,马家在明朝末年南迁至温州,历经十五代,人才辈出。




     马孟容

马孟容(1892-1932),谱名瑞萱,名毅,字孟容。1909年毕业于温州府中学堂(今温州中学前身),后考入浙江高等学校(今浙江大学前身),获理科学士学位。曾创办东瓯美术会、中国文艺社等,与吴昌硕、王一亭、朱古微、诸名家交往情深。曾农髯先生盛赞:“近时花鸟求其笔致高雅当推孟容”。其作品在国外如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比利时博览会、法兰西美术展览会、日本东京绘画展览会展出,皆得最高荣誉。



马公愚

马公愚(1893-1969),马孟容二弟,谱名瑞华,名范,初字公驭,又字复庵,后改公禺、公愚,晚号冷翁,别署畊石簃。1909年毕业于温州府中学堂(今温州中学前身),后考入浙江高等学校(今浙江大学前身),获文科学士学位。毕业后回母校任教,郑振铎、苏步青、夏鼐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曾创办永嘉启明女学,后赴上海,相继担任存德中学、勤业中学董事长、上海美专和大夏大学教授。在上海美术会、中国画会等团体担任常务理事等职务。西泠印社早期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参与文字简化工作。



马味仲

马味仲(1897-1995),名辅,字味仲,号薇庼,马孟容三弟。早年就读于温州中学,1915年留学日本,1922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回国后历任上海竟成造纸公司工程师、温州百好炼乳厂厂长、湖南省立高等职校教授、浙江英士大学教授。1946年受委派赴台,后定居台湾。历任台湾糖业公司竹山、龙岩、萧垅等糖厂厂长,虎尾总厂厂长、总工程师。家学渊源、性喜书画,72岁退休后,潜心甲骨文研究。著有《薇庼甲骨文原》《中国文字探源》《永嘉方言为古夏语考》《四千年前夏代的匋文草书》等多部。书法尤擅章草、甲骨文。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