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11
雅集,风雅之集。由古至今,宛若文人雅士以雅物,雅文、雅画、雅乐等集诸多风雅之事,书写成的岁月长诗,源远流长。
2月9日午后,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以“复刻一场赏花小记”为主题,在早春时节,带大家悄然步入《流芳——马孟容和马公愚的上海往事》展,在一步一行,一寻一探间,共赴繁花盛景。
在专题展的导赏环节,温州博物馆宣教员王锦重点讲述了马孟容和马公愚的艺术人生,他们以笔墨为舟,在上海书画圈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上海期间,与艺术界的友人们,时常雅聚并开展雅集。其中,一幅《小观园撷秀图》,尤为让人印象深刻。1929年的5月21日,马孟容、马公愚与近三十多位艺术家,受小观园主人的邀请,在春日百花盛放之际,在小观园内一面赏花,一面饮酒、作画、挥毫书写。园中月季连畦,各种不知名的花卉更是争相绽放,赏花间,众人为无名花取名,更是一桩趣事。
《小观园撷季图》也就是在这场繁盛热闹的雅聚之间挥墨而成。细细观画,其中善孖写芍药;马孟容写月季、后又补仙合;老刚写飞白竹,又写异种芍药;最有趣的是大千,先写仙客来,后搁笔畅饮,酒后复写疏松。彰显了艺术家们以花结集,笔墨会友,清逸洒脱的志趣。次日,马公愚更是将此次雅聚书写为一篇《赏花小记》,通过上海申报发表,之后,其重孙马亦钊又将发表内容抄录在了原作之上,让此画作有了深厚的岁月印记。
导赏结束后,行至文化驿站,每个人都收到一张简雅的素笺,用以书写属于自己的《赏花小记》,于是,在清静的空间里,耳畔响起了时轻时重的书写声,沙沙沙的一片声响里,有人以半文言半白话的文字,描述赏花所悟。有人写了一首小诗,用以抒怀所思。或长或短,或清浅,或深刻,每一篇小记,都记录了一阙属于自己的记忆。
“时钟鸣四声,余等欲行,主人复赠以盆花数尊並遣摩托送之归。其意良可厚矣。”此为马公愚在《赏花小记》文末所记述的内容。温博文化驿站,亦以此记为契机,带大家现场制作了一瓶手工插花,且以此为念,记录这半日的赏花时景。只见白梅、青竹、茶花、牡丹、玉兰,以及古色古香的瓶器,都在通过轻轻裁剪和黏贴的制作中,有了古雅庄重的模样。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春日回,有花香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