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办】温州博物馆 云南红河州博物馆
【展 期】2014年1月1 5日——2月16日
【地 点】温州博物馆临展馆
据汉文献记载,哈尼梯田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开垦和耕作历史,是一直延续使用和发展的梯田。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代表的世居民族凭借坚韧的性格、顽强的精神和生存的智慧,在这里建设村寨、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创造出水稻梯田景现,是人类面对艰苦高山环境作出的杰出回应。红河哈尼梯田见证了人类的适应力和乐观的创造精神,并持续地向世人宣示着原居住民族坚韧的生存意志、确立并维系着他们共同的价值观和自我认同感。
自公元7世纪,源于北方、历经长期迁徙苦难的哈尼族先民在红河南岸找到了他们真正的家。广袤的哀牢山区接纳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民族”,给予他们茂密的森林和清洁的水源,哈尼族先民也心怀对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在巍峨群山中,他们凭借坚韧的性格、顽强的精神和生存的智慧,建设家园、开垦梯田、耕种水稻,历经1300余年,最终形成了绵亘于哀牢山南段千余平方公里、波澜壮阔的红河哈尼梯田,被誉为农耕文明的神话。2013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柬埔寨金边召开大会,决定将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个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唯一一个以民族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哈尼梯田是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文化的不朽诗篇,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和谐生态环境,是人类千百年来在恶劣生存条件下生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进取精神的象征,是以哈尼族为代表的各民族共同刨造的集体智慧结晶,是活着的农业文明表现出来的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启事意义。此展览充分体现了哈尼梯田的人文精神和遗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