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574.jpg

清风徐来——温州博物馆藏扇面展

时间:2015-08-14

更多现场实况及精品赏析,请点击上图参观温州数字博物馆(全面支持平板、手机等移动设备)

展览名称:清风徐来——温州博物馆藏扇面展

展览地点:温州博物馆 临展馆

展览开展时间:2015年8月14日

主办单位:温州博物馆

   

    扇子在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书画与扇子的结缘,使得扇面除了实用功能之外,更附加了艺术功能。出土于四川百花潭的战国金银猎铜壶上绘制了手执长柄扇的奴隶,其扇子装饰有几何状花纹。东晋时期,很多文人墨客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范晔、顾恺之等都曾进行过扇面书画创作。

    扇面艺术创作主要有团扇与折扇两种形制。团扇的形制大多是圆形或椭圆形,多为绢本,流行于唐、宋时期。在宋徽宗的倡导下,书画家们在扇面上大显身手,开启了“扇面之于书画”的历史格局。现今传世宋画颇有团扇形制,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包。

    折扇的形制在晋朝已有雏形,传到日本和高丽加以改良后返销中国。因为折扇便于携带,而且弯弯的外形具有一种典雅的美感,逐渐取代了团扇。南宋时期在杭州有专门的折叠扇铺。自明朝中叶至清初,折扇书画创作达到鼎盛时期,成为文人士大夫交际应酬、以文会友的风雅韵事,受到各阶层的人士的广泛喜爱,以至影响到僧道闺阁,市井商贾。

    炎炎暑夏,温州博物馆特意精选60幅馆藏扇面书画以供广大观众消暑,其中既有团扇,也有折扇,大部分为近现代海派名家作品,更有温籍先贤的手泽,希望品赏前人翰墨清芬之馀,为您送去徐徐清风。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