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9
主办: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承办:温州博物馆
展期:2022.10.14-2023.2.12
展厅:温州博物馆书画馆
中国是“丝绸之国”“衣冠之邦”。织绣伴随丝绸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作为独特精美的手工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织,就是以麻、丝、毛、棉的纤维为原料,纺绩加工成纱线后经编织和机织而成布帛;绣,就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麻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从而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和广袤地域的交融发展中,织绣工艺百花齐放,绚丽多彩,成为重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上,温州丝织工艺闻名遐迩,其渊源可上溯至南朝。郑缉之在《永嘉郡记》中称:“永嘉有八辈蚕”,并在世界上首次记载了养蚕低温催青法。唐代开元年间温州所产的丝帛一度成为朝廷贡品。宋代温州丝织业产需两旺,出现了专业的“机户”。瑞安慧光塔出土的北宋“双面绣经袱”成为现存最早的温州刺绣实物。元代温州出现官营丝绸作坊。明清时期,温克(缂)丝扬名东南,瓯绸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有着千年历史的温州刺绣正式命名为“瓯绣”,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前,以瓯绣和发绣为代表温州传统工艺,赓继匠艺,推陈出新,以其丰富的文化价值、时代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创造性转化和文旅融合发展的“金名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次展览遴选馆藏织绣精品近百件,从织绣服用的实用刺绣到陈设雅赏的观赏刺绣,锦绣纷呈的当代各地域绣种和大师代表作,以及织工绣技的展示样本。以期尽可能地呈现清末民初以来织绣艺术的多样化形态及其传承发展的区域性和时代性特征。
相关展品
展厅风采
上一篇:知书味——郑德涵书画艺术展
下一篇:胜似春光——时空映照下的繁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