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4
主办 :温州博物馆 武义县博物馆
协办 :平阳县博物馆 温州博物馆之友协会
展期 :2024.5.15-7.14
前言
浙江文明悠远,稻作于上山,城兴于良渚。春秋之时,越人卧薪尝胆,报仇雪恨,铸就一段传奇。六朝时期,吴、陈两朝,因浙人而兴;五代吴越国,以浙地而王。汉唐之后,浙江得到持续开发,成为东南经济、文化大省,并凝结出“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事功思想观念。
靖康之后,随着政权、人口南迁,杭州成为新的政治中心,伊洛之学也随着大批士人南渡,与当地文化汇聚。两浙大地上,一时人物彬彬,文风蔚然,形成浙学。所谓浙学,主要指浙江历史上以婺州学派、永康学派、永嘉学派的三大学派的集合。
婺州学派指婺州(今金华)为中心的学术团体,以吕祖谦为代表,丽泽书院诸儒参与,主张“明理躬行”、经世致用,反对空谈阴阳性命之说。
永嘉学派,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等,是以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的儒家学派,“伊洛之学,东南之士自龟山、荐山之外,绍兴以后,言理性之学者宗永嘉。”永嘉学派至薛季宣、陈傅良成形,至叶适而集大成。
永康学派是以陈亮为代表的学派。因陈亮为永康人,故名。又因陈亮被称为龙川先生,又称“龙川学派”。永康学派反对性命之说,主张功利之学,与永嘉学派并称为事功学派。
三大学派之间交往频繁,具有强烈的学术共性,强调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笃实精神,共同构筑起宋代浙学的基础。
元明之后,金华、永康之学经“四先生”、胡长孺、黄溍、吴莱等人传播,数百年绵延不绝;近代“永嘉学派”在汉宋两大营垒之间独树一帜,于中西文化碰撞之际兼容并蓄。正如陈傅良所云:“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是对浙学最好的概括。
2016年G20杭州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这是新时代的浙江文化精神,但无疑是从深厚的浙学思想中生发出来的;“干在实处”,正是对浙学“经世致用”精神的具象表达;“走在前列”,既是对新时代浙江文化精神的当下评判,也是对“浙学”敢为人先精神的继承;“勇立潮头”,则是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有为担当的宋韵精神的直接体现。
新时代的浙学精神,寄托着对今天的浙江人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未来期许。这样的期许,正契合浙学所体现的放眼天下,融入世界经济文化潮流的开放姿态!
展厅实景
上一篇:藏器于身——陈小东木雕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