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446.jpg

北宋无名氏套色版画《蚕母》斗方

时间:2010-09-02





 
年代:

北宋

尺寸:

纵21,横19

质地:

来源:

发掘

形态特征:

套色版画《蚕母》残高约21、残宽约19厘米,阳文刻版,用浓墨、淡墨、朱红及浅绿四色印在质地柔软的纸上。画面以蚕母、蚕茧和吉祥等图案为主,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北宋时期蚕神的形象和蚕茧丰收的情景。画面左上方的长方形字框内刊有直书'蚕母'两字。左侧为蚕母立像,头梳高髻,髻上插花;面颊丰满圆润,白皙而带红晕;柳眉清秀,双目深沉,晶莹内涵,容光照人。身着宽袖对襟鞠衣,肩搭浅绿色帛巾,双手平举,姿态落落大方。帛巾随风飘动,曲卷上升,间衬飘浮状蚕茧两颗,以示衣着来自蚕丝。画面右侧有蚕茧满筐,形象逼真。筐外沿设圆珠带点纹一周,筐壁围有重瓣莲花纹,筐外有一束花在朱色衬地上盛开。画面下设横向吉祥开框图案四组,一为荷叶,另三为宝相花。框内套色,从左至右,单数为淡绿色,双数为朱红色。'蚕母'高髻、鞠衣,形体雍容丰满,颇具晚唐五代遗风。该版画用刀稳定、准确,衣纹、帛巾线条刚劲,多以长线直笔,随势落刀,爽快利落;蚕筐和吉祥图案则用短线和粗犷的刀法,既有轻重之分,又有顿挫之别。在色彩运用上,以黑、朱、绿三色为主调,头发用浸润浓墨,效果轻柔松软,光泽细腻;衣纹用细匀淡墨,转折处若断若续,富有节奏感;帛巾、对襟的淡绿色调,则与吉祥开框图案。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