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385.jpg

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帮扶苍南博物馆开展挑矾古道“四有”档案编制工作

时间:2020-04-21

苍南县挑矾古道是浙江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公布后,因线路多、规模广,沿途地形复杂,文物本体不明确,给“四有”档案编制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为帮扶苍南县博物馆完成挑矾古道“四有”档案的编制工作,2020年4月14至17日,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织专业人员在苍南县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踏勘了矾藻线和矾赤线两条线路,对沿途原有登记的点进行复核,并补充了一部分新发现的文物,对这些文物单体一一进行了信息记录,包括GPS 定位、文物测绘、摄影、文字描述等。此次踏勘新发现了多处石构桥梁、古井、矴步等,后续将继续对另外两条线路(矾沿线、矾前线)进行实地调查,进一步补充完善挑矾古道“四有”档案的资料。

 

 

挑矾古道位于温州市苍南县东南部,地跨苍南县矾山镇、南宋镇、藻溪镇、凤阳乡、赤溪镇、岱岭乡、马站镇、沿浦镇,并有部分位于福建省福鼎市前岐镇地域内,距离县城最近约8公里,最远约35公里。其由矾藻线、矾赤线、矾沿线及矾前线等四条古道组成,长度分别为22、17、20、20公里,共计79公里。

挑矾古道是矾山640余年采炼矾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见证了从明代至上世纪五十年代苍南县明矾运载历史,影响深远,极具代表性。四条挑矾古道对研究苍南县明矾出口商贸、沿途村落与乡镇的商业经济发展史均有重要史料价值,同时挑矾古道本体及沿途附属建筑设施为苍南县明清至近现代水陆交通史、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所涵盖的挑矾工人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社会活动、传统风俗等内容为苍南县社会经济发展、人文价值和风俗文化传统的探究提供了重要史料。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