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小小讲解员·“浅草”课堂|在朔门古港遗址感受千年商港的繁华与流传

时间:2024-12-19

2021年,在望江路下穿工程项目考古前置工作中,发现了温州古城城门、瓮城、城墙、码头等一系列重要遗迹,以及沉船、漆木器、琉璃、砖雕、瓷器等文物,整体出土规模可谓叹为观止,朔门古港遗址也毫无悬念地当选为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为了让温州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们更深刻地感受温州作为千年商港的城市底蕴,加强温州城市历史的学习的探索,本期浅草课堂带领他们来到温州朔门古港遗址进行实地学习。


朔门古港的前世今生

图片4.png

图片5.png


每个大坑里的土堆和石块都是什么呢?在参观之前,李强老师先用一段视频介绍带领大家了解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的规模、主要年代、发掘情况。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地处温州古城朔门之外,南依古城,北邻瓯江,遗址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达9000平方米,揭露和发现了朔门和奉恩门城门、瓮城、城墙、码头、沉船、水门、木质栈道、干栏式建筑、瓷片堆积带等一系列重要遗迹,出土瓷器、漆器、铜钱等文物5000多件,瓷片达20余吨。如此规模庞大、遗迹丰富、要素齐全、年代清晰,集城市、港口、航道航标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是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


遗迹背后的岁月变迁


带着了解到的知识背景,大家跟随李强老师的步伐深入探索遗址部分,看到了不同时期瓮城和城门的结构变化,看到了作为侯馆驿站使用的干栏式建筑遗存的木桩,看到了宋代沉船的庞大和它的造型,看到了不同样式和用途的码头……曾经繁荣的港口码头化作眼前仅存的石块、木桩和夯土,同学们不禁感叹岁月流转、沧海桑田,也敬佩考古工作者们能将这繁华场景再现于世人面前。


历史传承的生动见证


在展示馆内,同学们近距离看到了从朔门古港遗址中发掘出的文物,数量最多的要数不同窑口的瓷器,有龙泉窑、瓯窑、湖田窑、建窑等。此外还有许多展示古时候人民农业和生产生活的物品,如石权、钱币等。堆积层中出土的种类丰富的贝壳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瓯越先民以鱼蛤海鲜为食”的饮食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展示馆二楼向大家解密温州如何能成为千年商港,展板上的内容许多历史馆的小小讲解员都了然于胸,纷纷上前为其他馆的同学讲解介绍温州建郡、百工之乡、航海名人周达观等故事,将所学、所看活化运用。


图片12.png


本次浅草课堂短短一个多小时,不仅让小小讲解员沉浸式感受考古遗址的魅力,也将“海上丝绸之路”“千年商港”“遗址”这些讲解稿上的词化为了生动的画面展现于眼前。随行的家长也表示受益匪浅,亲身体验的感受将能更好融入到今后的讲解和学习生活中。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