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1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3月8日,明媚的春日之晨,暖风拂面,草亦青青,木亦欣欣。于此明丽的时节,至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共赴一场芳华如诗的风雅之约。
跟随温州博物馆宣教员王锦的导赏,大家一同步入“流芳——马孟容和马公愚的上海往事”展览,透过流芳往事,探寻三位独特的女性:潘玉良、张红薇、何香凝,走近那个年代的女性,聆听她们以睿智、才华、觉醒、追寻所展示的“她力量”。
回望上海美专的那段往事,其中有位特别的老师,她是被誉为“一代画魂”、“中国女梵高”的潘玉良。她出身贫寒,以画笔为利刃,斩断了命运的束缚。于1928年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画展”,其作品融合了中西艺术风格,以油画、雕塑、彩墨等多种形式著称,一生都在以作品追求女性独立与自由的精神。
在一幅《岁朝清供图》里,我们探寻的是第二位温州女性艺术家张红薇,晚号红薇老人,擅长花卉、翎毛、蔬果等题材,作品多以传统技法为主,同时融入现代审美。她曾在上海美专、北京艺专、杭州艺专任教,执教七十载。她的艺术生涯漫长而坚定,用一生诠释了对艺术和教育热爱与执着。
在“寒之友社”的名单里,邂逅的是第三位温州女性艺术家何香凝,她曾因拒绝裹小脚,在香港撞响封建枷锁,更在日本东京美术学校踏出中国女性艺术革命的脚印。她的艺术创作以诗、虎、松、竹、梅等题材为主,她也是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将艺术创作与革命活动紧密结合,作品充满斗争激情和浩然正气。
三位女性都有共同点且激励着当下的女性:她们都拥有自己的热爱且追求一生,她们都是可以破除世俗眼光的人,她们都是因为自己发光,所以遇见良人。
怀揣着对三位女性的钦佩与感怀,大家步入文化驿站开启手工时光。桌上已铺满了清供插花香片的素材,于是,《清供图》中的清雅之花栩栩如生地躺在参与者的手心之中。制作过程是一场细腻的创作之旅:从材料中剪下花器的部件,沿着瓶身的轮廓小心黏贴,瓶身上“富贵”二字古意盎然,为作品平添几分雅致。随后,根据每种花材的自然形态,用剪刀沿着轮廓精心裁剪,对于复杂的镂空部分,则需借助刻刀雕琢细节。当所有工序完成,大家将花材按照自然的姿态组合,轻轻喷上一层淡雅的香气。随着最后一缕香雾散开,一幅古朴雅致的清供插花作品悄然诞生,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美感。
我们(Wǒmen)都了不起!致敬每一位女性:愿你能开出花,也能长成树!愿你铮铮,愿你昂扬,愿你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