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文化驿站·活动报名|怀袖清风——传统腰扇制作

时间:2025-07-02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曾写道:“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是24节气中第11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今年小暑公历时间是7月7日。小暑虽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大家一定渐渐感受到了高温的威力。在炎热的夏天,现代人有电风扇、空调、冰箱等用以制冷散热。那么在古代,古人们是如何从夏季酷暑中度过的呢?


知识科普:扇子的前世今生

在古代的夏季,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使用频率最高的纳凉工具就是扇子了。根据相关的历史记录,扇子在中国已有3000-4000年的历史,相传是舜帝为了求贤人的时候发明的。这个时候的扇子更多的是一种礼仪用具、并不供平民百姓使用。

图片36.png

图为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刻有奴隶手执长柄扇画像,也是我国最早的扇子图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尘尾扇”、“羽扇”及“比翼扇”相继出现。隋唐时“纨扇”起而代之,广为流行。“纨扇”亦即“团扇”,主要以竹木为骨架,制成种种形状,并用薄质丝绸糊成。南北朝时,纨扇扇面较大,唐代早期还多作腰圆形。

唐开元、天宝年以来才多“圆如满月”式样。纨扇深得闺阁喜爱,古代诗词中多有反映,如:“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

图片37.png


南宋雕漆柄君玉团扇(镇江博物馆藏)


而关于腰扇的记载,可考于《南齐书》;南齐时期盛行的,其实依旧是传袭下来的团扇。每至炎夏酷暑,都中官员均手执一柄团扇上朝,唯独司徒褚渊将扇子卷起来插在腰间,显得十分“另类”。有人将其当作新闻记了下来,但对于腰扇的形制却没有作具体的描绘,因此历代众说纷纭。清代文学家姚范在《援鹑堂笔记》中写到:“腰扇亦是团扇,屈之可卷舒,与今日聚头异”。

图片38.png

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将展开《怀袖清风——传统腰扇制作》分享。此次活动将带领大家深刻感受中国扇文化的国风古韵之美、感受匠心精神,快来一起制作随风而生的中国团扇吧!


活动信息

图片39.png

活动主题:怀袖清风——传统腰扇制作  

活动时间:7月5日 14:00

活动地点: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

活动对象:13岁以上人群

活动人数:20人

报名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

图片40.png


      请注意:本次活动为线下体验,一号一人,报名对象为13周岁以上人群。无法到达现场者请及时在报名时间内取消活动,否则系统将自动拉入黑名单,3个月内无法再参加本馆活动。活动开始25分钟后,停止入场。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