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0
7月5日至7月6日,池上楼、数学名人馆和温州博物馆响彻着欢声笑语,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小朋友们都收获了哪些精彩回忆呢?
01
{出发吧!少年寻迹官研学活动}
7月5日清晨,20位充满好奇心的“少年寻迹官”齐聚东山书院门口,在温州博物馆专家团队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温州园林与古城文化探秘之旅。这场以诗词为引、历史为轴的沉浸式研学,带领孩子们亲身丈量了温州深厚的人文底蕴。
活动首站,孩子们踏入了温州文脉的起点——东山书院。在这里,他们不仅聆听了书院昔日的朗朗书声与儒学传承,更通过观察楹联、参与团队协作任务,感受到了古人文字中的智慧与合作的乐趣。循着历史的足迹前行,“寻迹官”们在谢客岩驻足,实地追寻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灵感源泉,体会他如何将眼前的山川化作不朽诗篇,感悟那份穿越千年的探索精神。
登临积谷山留云亭,孩子们亲手在地图上标注温州“九斗之城”的九座山方位,在东晋郭璞“依山筑城”的智慧图景前惊叹不已,用脚步丈量出古城格局的巧妙一角。最终抵达充满诗意的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千古名句在此刻变得鲜活。博物馆导师以池上楼为课堂,引导孩子们深入探讨温州的文化脉络,并解锁了这座名楼与谢灵运的深厚渊源及建筑特色。
短短一日行程,“少年寻迹官”们不仅深度感知了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溯源了温州古城与园林的营造智慧,更在实践互动中锻炼了团队协作、沟通表达与思辨能力。这是一次充满惊喜的文化寻根,也是一次生动的本土历史启蒙,让古城的智慧与诗意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少年们的心田。
02
{好玩的数独系列摩天楼数独 }
7月6日上午,温州数学名人馆文化驿站内掀起了一场思维风暴——“好玩的数独系列:摩天楼数独”活动如期举行。20位8-12岁的小小推理家勇敢闯入了数独的全新维度。不同于传统规则,摩天楼数独将“建筑高度”概念融入宫格,数字即楼层,孩子们不仅需确保行列宫数字不重复,更要依据盘面外神秘的提示数,精准推理出每个方向能“看见”的摩天大楼数量,空间想象力与逻辑链条缺一不可。
活动现场,孩子们从初识规则时的好奇,到积极讨论异同、大胆提出疑问,再到屏息凝神分析盘面、结合外提示数层层推理,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惊喜。当“高楼”在九宫格中拔地而起,符合所有视觉线索时,成就感点亮了张张小脸。这场烧脑又上头的智力对决,充分锻炼了孩子们的观察力、专注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名人馆期待未来与更多小玩家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相遇!
03
{怀袖清风——传统腰扇制作 }
7月5日午后,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内清风徐来,"怀袖清风——传统腰扇制作"活动如期而至。20位传统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穿越千年时光,亲手触摸中国扇文化的悠长脉络。
活动从"小暑"节气的人文内涵启程,李钰婷老师以生动的图文,带大家回溯扇子的千年演变:从战国青铜器上的执扇图像,到魏晋的尘尾羽扇,再到唐代盛行的纨扇团扇,尤其聚焦《南齐书》中"腰扇"的独特记载——这种可卷舒插于腰间的设计,尽显古人消暑的巧思智慧。当"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意遇见南宋雕漆团扇的精工,现场观众无不沉醉于东方美学的雅致风韵。
动手环节将气氛推向了高潮:参与者们在李老师指导下穿竹骨、裱扇面、系流苏,一柄柄亲手完成的腰扇轻摇,不仅送来炎夏的清凉微风,更承载着对传统工艺的深切体悟。这场融合历史知识与匠心实践的雅集,让"怀袖清风"的意境在方寸扇面间流转不息,为今夏刻下隽永的文化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