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0
指导单位:浙江大学
主办单位: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承办单位: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温州博物馆 浙江省书法研究会
协办单位:温州市文化艺术研究院(温州美术馆)温州市书法家协会 温州浙江大学校友会 温州衍园美术馆 温州博物馆之友协会
展览时间:2025年7月15日-8月20日
展览地点:温州博物馆书画厅
开幕式:2025年7月15日14:30
历史回眸 墨韵千秋
1939年迫于日寇入侵,浙江大学西迁广西宜山,在龙泉坊下村创办分校。当年7月招生考试,10月1日开学。分校办学七年,培养了近千名学生,直至1945年日寇投降后迁回杭州。坊下村群山环抱,芳草遍野,动人诗兴。著名教育学家、分校主任郑晓沧先生是海宁人,其方言中“坊下”与“芳野”同音,还与英文“Fine Yard”谐音谐意,于是提议村名改为“芳野”。一时师生赞同,村民乐受,沿袭至今。
虽然龙泉分校物质条件艰苦,但师生们胸怀天下、以学问为志业,传习之余,以诗词书画为余事。分校创立“风雨龙吟楼诗社”,社名为郑晓沧先生摘自杜甫诗句“江天漠漠鸟双飞,风雨时时龙一吟”。社员有郑晓沧、王敬五、孙养癯、夏承焘、徐震堮、王季思、任铭善、陆维钊、胡伦清、金维坚等,皆饱学谦恭之士,可谓大先生,所遗之翰札,莫不文质彬彬,格调高古,是近现代文人书法的典型,也是对书法艺术源于学问滋养的完美诠释。
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师生中,有温州籍教职员16位,如夏承焘、王季思、李雁晴、张慕骞、张挺三、孙正容、陈楚淮等;温州籍学生84位,如数学家谷超豪、杨忠道,历史学家徐规、倪士毅,机械制造工程专家余承业等。
本次展览展品以小楷为主,有信札、文稿、对联、扇面、手卷等80余件,分三个单元:1.芳野遗踪:龙泉分校先生遗墨、史料;2.风雨龙吟:池长庆、楼可程抄写风雨龙吟楼诗社诗词;3.稽古揆今:池长庆、楼可程研究文稿、诗稿,及抄写龙泉分校师生日记等。
部分展品
1.“风雨龙吟楼诗社” 先生部分遗墨
夏承焘《致蒋礼鸿、盛静霞夫妇词札》1944年2月3日作于龙泉分校 1940年陈训慈题《竺可桢夫人纪念册》 金维坚录旧词赠别学生戴朱恒,1943年作于龙泉分校芳野风雨龙吟楼
2.“墨守芳野”作品
池长庆画《徐震堮先生诗意梅花图》成扇 池长庆录王季思、徐震堮、孙传瑗《龙泉分校诗》
池长庆录李絜非先生《浙江大学龙泉分校筹备始末》第一开 池长庆《自作诗》两首
楼可程录王季思《龙泉芳野诗》三首 楼可程录任铭善先生《梅花诗》八首
楼可程 跋《程氏家塾读书日程》之七 楼可程录夏承焘《月轮楼纪事诗》
“墨守芳野”
作者简介
池长庆,1964年出生,浙江平阳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执行所长、浙江省书法研究会主席、“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清画全集》编委、副主编。
楼可程,1965年出生,浙江三门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浙江省书法研究会副主席兼金石书画研究所所长、“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元画全集》编委、《竺可桢年谱长编》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