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香室之中话香史

时间:2018-05-04

宋人称煮茶、焚香、挂画、插花为“君子四艺”,这些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雅致的细节,而其中“焚香”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古代中国的历史。此次,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邀请到非遗养生香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刑艺朦老师,请她带领观众们穿越时间,回溯中国香文化的历程,感受香给人带来的身心愉悦。

IMG_5180(1)_副本.jpg

点上一炉香,在刑老师的介绍下,观众们翻开了香文化的历史画卷。从中我们得知,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巫医会点燃艾草用来祭天、治病等,这是中国香文化的源头。之后祭祀用香、生活用香、民俗用香、宗教用香等形式不断的发展丰富。春秋时期,佩戴有香味的植物成为流行在士大夫之中的风尚,至今流传的先秦诗集中也有大量篇幅赞美芳香的植物。汉代开通了丝绸之路,世界各地的香料都涌入中国,人们慢慢产生了合香的意识,随着海、路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真正打开了香文化的历史长河。香文化发展至唐代,逐渐成熟。进入宋朝后,香文化已经普及,家家户户的生活中都缺少不了香,宋代还有专门交易香料的集市。这个时期也出现了总结香方的书籍,比如洪刍的《香谱》等。明代更进一步优化了香文化,《香乘》记载了香的赏鉴诸法,旁征博引,凡有关香药的名品以及各种香疗方法一应俱全。此书乃中国香文化之大成,为后世索据香事提供了极大的参照。可惜的是,清末乱世危在旦夕之间,无暇再去经营一个优雅的生活,香文化也自此断层。而如今,人们富足安康,又重新拾起香,香文化又开始繁盛起来。邢老师希望更多的人能成为香文化爱好者,以实践者的姿态,将匠心传承坚持到底。

IMG_5209_副本.jpg

IMG_5210_副本.jpg

活动现场邢老师也带来了各类香品与观众们分享,并教大家如何品香、辨香,以及如何使用香。整个文化驿站充溢着芳香的味道,久久不能散去。

IMG_5204_副本.jpg

IMG_5220_副本.jpg

参加这次活动的观众在接触了香的历史和实物之后,都希望博物馆能够继续推出香文化系列课程,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香文化,了解中国古人的雅致生活。

IMG_5272_副本.jpg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