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7-06
阵雁排空——百年梅庵传承要略漫谈
时间 / 7月13日(周五)晚19:00-20:30
地点 / 温州博物馆大厅
活动名额 / 100人
报名要求 / 请着正式服装;谢绝10岁以下儿童入场。
虞山的風度——古琴的魅力
时间 / 7月14日(周六)晚19:00-20:30
地点 / 温州博物馆大厅
活动名额 / 100人
报名要求 / 请着正式服装;谢绝10岁以下儿童入场。
报名方式 / 关注“温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入报名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中所积淀的深厚的古代文化内涵、曲目中保留的极为古老的音调、演奏中体现的丰富多变的技法和音色最能传递出源远流长的华夏音乐的神韵。在不同地域文化的涵养下,琴家对琴文化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抒情于指间,则神韵各异。
7月13日、14日晚,两位不同流派的古琴艺术国家级传承人将分别做客温博,带来悠长琴音,漫谈琴派发展,将数十年习琴感悟与听友分享。
梅庵琴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因始传习于梅庵而得名。起源于清末,采山东诸城琴艺,融合古今东西而成,是中国古琴发展历史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古琴流派。其琴声绮丽缠绵,流畅如歌。
梅庵琴派国家级传承人刘善教先生将做客温博,以“阵雁排空——百年梅庵传承要略漫谈”为题作分享。
刘善教
江苏镇江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毕业。古琴艺术师承父亲——上海音乐学院古琴大师刘景韶先生,并得到南京艺术学院程午加教授指导。2009年6月被文化部公布为古琴艺术梅庵派传承人。现任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古琴学术委员会副会长,镇江梦溪琴社社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出版个人古琴专辑《阵雁排空》等,发表论文于《音乐研究》等刊物。曾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数十所高校讲座和演出,曾出访港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法国及美国演奏古琴。是集古琴演奏、教学、研究、制作、鉴赏及收藏等多领域的古琴艺术家。
虞山琴派是中华民族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崇尚“音必当正律,重音而轻辞”。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朝政紊乱,内阁倾轧,各级阶级矛盾尖锐,部分正直的士大夫们将愤懑的情绪寄情于山水之间。虞山琴派就是在这样一个混乱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士人们漂游在清虚静谧的琴音之中,在浑浊的世俗外用琴音表达自己的追求。琴曲风格清微淡远,在海内外琴史上皆富盛名。
虞山琴派国家级传承人朱晞先生将以“虞山的风度——古琴的魅力”为题,与大家分享古琴的魅力和虞山琴派的发展。
朱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虞山琴派)代表性传承人,中国琴会副会长,江苏古琴学会会长,苏州古琴学会会长。朱晞自小师承曹大铁,尉天池等先生,学习书画,诗词艺术;1979年起先后师承翁瘦苍、吴景略、龚一等琴家学习古琴艺术。曾任全国第四届古琴打谱暨国际琴学研讨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历届中国古琴大赛评委。1987年获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并两度应邀赴日本举办个人山水画展,书画作品为国内外各大机构广泛收藏。先后主编编辑出版有:《松弦馆琴谱钩沉》、《古音正宗》、《大音大象》、《半堂词稿》、《弘月山房词画集》等古琴书画诗词专著,古琴CD专辑《虞山琴韵》、《梧叶秋声》、《守约深美》、《纤指流年》等。
随着古琴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这门古老的艺术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古琴是古时士人们寄情的一种方式,而当下则是我们陶冶情操的一种享受,不尽在文而在声,音乐比言辞更能触动人心。何以销烦暑,此处有清音。欢迎广大爱好琴乐的朋友在炎夏之夜来温博听大师说琴。
本次系列活动由温州博物馆与温州市鹿鸣琴社联合策划。
合作单位
温州鹿鸣琴社,取意于诗经《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另寓意,地处鹿城,有琴鸣之!琴社成立于2009年5月,是温州第一个古琴社团。自成立近九年以来,组织过公益讲座、演奏会、雅集,以及与琴有关的各种活动总计数百场,收到各界一致高度评价。
【文化驿站·温博站——漫步时空】
文化驿站·温博站将历史、文物收藏、展览与休闲式的文化交流活动结合起来,举办文物鉴赏、博物启蒙、传统文化教习体验等活动。充分营造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享受的良好氛围。让高深的历史回归生活,时空在这里缓慢流淌,市民在这里亲近中外历史,了解古今文化。
/ 地 址 市府路世纪广场温州博物馆展区二楼
/ 电 话 5698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