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全形拓传承人王映晖带你玩转古人的“立体照”

时间:2019-04-04

微信图片_20190404085314_副本.jpg

你还在沉迷于3D立体画、360°照片?其实早在百年前,古人们就已发明出一种立体式金石传拓——全形拓,却一直鲜为人知。上周六,这种神秘技艺的传承人王映晖来到温州博物馆,以《取象与存古》为题,带领大家走进历史、领略一二,还有“绝密”的全形拓制作技巧全盘分享。

微信图片_201904040853141_副本.jpg

关于全形拓

在古代,对于古物的研究是从金石开始的,金是指古青铜器,石是指石刻碑碣。为了著录金石上的资料信息,金石学中产生了传拓技艺,即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而全形拓则在此基础上融入素描、绘画、裱拓、剪纸等技法,拓出的成品更富有立体感。

分享会当天,王映晖从清代全形拓的创始到文人大家的作品赏析,包括一个器物的多种诠释,再到全形拓制作技巧的分享,“干货”满满。在说到“如何将器物的弧度表现出来”的问题时,王映晖就提到,技巧本身并不复杂,需要的是耐心,画稿定稿后上纸,器物上每一个方向的花纹拓好后就要转换角度,按照画纸上预先留好的走向进行,宣纸遇水极易破损,一定要注意转动纸张时轻拿轻放。

微信图片_201904040853142_副本.jpg

为了让市民更直观地了解全形拓制作过程,王映晖还现场为温州博物馆馆藏的战国蟠螭纹兽钮盖青铜鼎作拓。将半生熟的宣纸用蒸馏水润湿,轻覆在青铜器上,以脱脂棉轻轻汲取多余水分。再加覆保鲜膜,以保护青铜器表面。用软毛牙刷以适度的力道一点点将宣纸与纹饰紧密贴合。“整个过程都要温柔对待,因为全形拓不只是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最重要的还是对古器物的保护。”

微信图片_201904040853143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04040853144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04040853145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04040853146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04040853147_副本.jpg

王映晖说,全形拓的薪火传承,对于古代器物的收藏、保护与研究,发扬金石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你觉得还不过瘾,此次王映晖还在市区海港大厦1101室开设个人作品展,展出30余件全形拓精品,展览将一直持续到415日。

微信图片_201904040853148_副本.jpg

王映晖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形拓)传承人、星汉金石博物馆馆长、中国篆刻杂志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浙江)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