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1
这两年,3D立体画、360°照片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让我们通过肉眼就能看到立体的器物、景象。
你知道吗?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先人们也能把精美的器物立体展现在纸上,比“照相”技术更早,比绘画更立体,它就是本期活动的主题——
全形拓是什么
全形拓是产生于清代的一种立体式拓片,它将素描、绘画、裱拓、剪纸等技法融入到拓印技艺中,拓出的成品富有立体感。因此,不仅被金石收藏家以“存古”为目的,用全形拓来保存古器物的器形、图案、文字等真实信息,也被艺术家用于绘画中古器物的“取象”,达到古意盎然、“清”而不俗的绘画意境。
这种技法自产生以来,掌握之人极少,技艺达到巅峰之人更是凤毛麟角。民国以后,全形拓逐渐衰落,传承之人不多,对于普通公众而言就更为神秘。不少金石藏家和传统技艺爱好者想一窥究竟,却无机缘可得。
3月30日,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有一场“古意”盎然的活动——取象与存古:金石全形拓技艺分享,由星汉斋主人王映晖带观众朋友们一起,探索这个日渐衰落的神秘手艺……
活动报名
时间/ 2019年3月30日14:00-16:00
地点/ 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
名额/ 70人
要求/ 谢绝十周岁以下儿童参加
方式/ 请关注“温州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本期嘉宾王映晖
王映晖,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形拓传承人,星汉金石博物馆馆长,西蜀印社副社长,中国篆刻杂志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中国(浙江)金石全形拓非遗保护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理事、河北金石学会顾问、中原金石学会顾问、中国青铜文化研究中心理事等职位。
他喜金石,好书画,慕魏晋风度,仰乾嘉学人,经数年实践,将全形拓技艺传承下来,并通过拓印的方法,将古物上面的文字、图案记载下来,成为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与艺术欣赏的珍贵文化载体,推动了国内文物界对于古代砖瓦的收藏、保护与研究。
部分拓片展及研究文章
2009年,应邀参加中国首届汉画像砖节(青岛)及全国名家拓片展。
2013年,人民日报下属《非常艺术》 发表《齐国陶文记》。
2004-2015年,为日本美协拍卖株式会社,日本鉴古堂制作明清宫廷御用青铜器全形拓;为台湾藏家制作宣德炉全形拓;为北京文雅堂、息见堂制作青铜器全形拓。
2014年,青铜器全形拓作品在上海韩天衡艺术馆举办《鉴古吉金》特展。
2015年,北京保利展出作品《饕餮纹出脊青铜方壶全形拓》。
2015年,北京嘉德展出作品《清玉成窑提梁紫砂壶全形拓》《王世襄旧藏宣德炉全形拓》。
2016年,全形拓作品《商父乙觚全形拓》等十余件作品应邀参加河北省博物院“全国金石名家题跋展”。
2017年,《中华遗产》杂志中国传拓专辑采访星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