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赶一场千年的时髦

时间:2019-08-08

古典花纹遇上非遗,能绽放怎样潋滟的光彩?728日上午,一场实验性的印染活动“淡艳自生光——当夹缬蓝染遇上唐代宝相花”主题活动在温博手工实验课堂开展。温博社会教育部工作人员李戎和蓝夹缬传承创新实践者徐夏怡分别与大家分享古典纹饰宝相花的历史演变和蓝夹缬的制作技巧。

微信图片_20190808092345_副本.jpg

活动从介绍宝相花的发展历史及其衍生出来的多种分布形式开始,让观众们对宝相花有了基本的了解。

微信图片_201908080923451_副本.jpg

小知识

    宝相花是一种寓有""""之意的装饰图案,也是圣洁、端庄、美观的理想花形。宝相花纹样盛行于唐朝,主要形式有瓣式宝相花纹样、柿蒂式宝相花纹样、蕾式宝相花纹样,纹样外表珠光宝气、富丽华贵,透过纹样展现出一片祥和的“盛唐气象”。

微信图片_201908080923452_副本.jpg

徐夏怡老师将蓝夹缬的前世今生为观众们娓娓道来。夹缬是采用雕花版夹住纺织物,通过靛青颜料,将其染成蓝地白花图案的一种平面造型工艺品。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夹缬艺术在国内传承的过程中已经濒临失传。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温州发现了民间流存的夹缬作品,现今世界范围内夹缬艺术只在温州地区和日本有所传承。徐老师及其团队四处向夹缬传承人学习,现在温州瑞安建起的蓝夹缬工作室致力于温州蓝夹缬和日本夹缬的对比研究,古代夹缬技艺的尝试复原,以及当代蓝夹缬的创新。

微信图片_201908080923453_副本.jpg

夹缬版

微信图片_201908080923454_副本.jpg

染料原料

徐老师结合实物,对传统缬染工艺进行了简单通俗的解释,对染色的方法、植物染色的操作过程以及染色的植物原料、制作过程进行了简单的说明。

微信图片_201908080923455_副本.jpg

在老师的指导下,观众们开始动手将整理好的白色真丝对折,放在花版中间夹好,再连花版带布泡在发好靛的靛青液里浸泡。经过长时间入染、氧化,等待布料在空气中慢慢从绿色变成蓝色,直至冲洗后形成稳固花纹,一方缬蓝染丝巾就完成啦!

微信图片_201908080923458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08080923459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080809234510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0808111038_副本.jpg

当观众们展开染好的真丝的那一刻,宝相花的纹样展现了它的和谐美妙,蓝夹缬呈现出它独有的静谧与优雅,夹缬这项古老艺术中灵巧的技艺、神奇的变化引起了观众们的惊呼与赞叹。

纵然时过沧桑,但那些古老的手工艺术依旧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熠熠生辉,此次手工实验课堂活动促进了观众们对夹缬艺术的了解与热爱,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民中的影响力,彰显出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