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醉意家园”中秋月圆话油画分享沙龙,品味别样幸福

时间:2019-09-19

       每当中秋月圆时,远方的游子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浓浓的故乡情。914日上午, “醉意家园”中秋月圆话油画分享沙龙在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举行,市民朋友与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蔡可群,共同享受了一场高雅艺术与传统文化碰撞的彩色之旅。

微信图片_20190919091853_副本.jpg

正值中秋小长假,大家围桌而坐,品尝着应时的月饼和水果,畅聊艺术,享受着精致悠闲的美好时光,气氛轻松、热烈。

活动由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丁海涵老师主持。蔡可群老师从“老祖母岁月”静物油画展(1995)、“画东画西 求同存异”油画展(2011)、 “写意江南”风景油画展(2011)、“醉意家园”风景油画展(2019)等4次个展,畅谈家乡情结,以举例的形式分享风景画技法表现、意境营造与画面处理。

微信图片_201909190918533_副本.jpg

现场听众也抛出了如何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如何突破瓶颈期、如何将中国画意境融入油画等问题,蔡老师对此一一作了解答。他说,作画首先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以艺术家的眼光仔细观察生活,多学多看,寻找自己的类型和风格,最后要多练,多揣摩过去的作品以发现不足之处。

分享沙龙随意随心,像是家人团聚的随意聊天。蔡老师说,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他的哥哥及同伴对他的影响很大,哥哥为他搭起通往艺术的桥梁,而同伴则与他一起学习、相互成长。他说,艺术是有趣的表现形式,它需要观察,需要积累,需要激情,作画需要醉意。同时,他对现场的艺术爱好者谈了自己的创作体会,给人以真诚的启发。作为油画人,蔡可群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中国油画需要由中国文化体系,诸如传统渊源、民族认同、地域特性、时代标识等文化要素的完整哺育,以形成有别于西方、具有中国特质的油画。”

月圆情浓,笔寄相思。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将“醉意家园”蔡可群油画作品制成中秋明信片,市民朋友纷纷表示:“对蔡可群的油画甚是喜欢,沒想到博物馆把它制作成中秋明信片,一件有意义并且可以长久保存的小物件,真幸福!”市民朋友现场写下一份份祝福传递了中秋思乡怀人的思念之情。

此次活动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既放松了心情,又陶冶了情操,品味了一个别样的中秋。活动结束后,市民朋友前往书画馆欣赏了蔡可群老师近期在温州博物馆展出的“醉意家园——蔡可群风景油画展”。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