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瓯歌在路上——从《瓯窑不老》到《瓯掌故》的乡愁心路

时间:2019-11-21

微信图片_201911211122161_副本.jpg

1120日上午,温州博物馆副馆长、文史学者高启新先生在世界温州人家园17楼瓯说厅举行以“瓯歌在路上——从《瓯窑不老》到《瓯掌故》的乡愁心路”为主题的分享活动。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根向故乡的厚土扎实,留心眼、接地气、讲故事,我一直想从温州历来汗牛充栋的文献、文物考古发现里发现一些好读、有趣的人与事,以轻阅读的写作姿态,把这些亮光缀连起来,扩大社会的传播与阅读群体。”这是高启新先生谈自己的写作初衷。

此次活动以高启新先生谈自己的写作初衷开篇,通过他的著作《瓯窑不老》和《瓯掌故》,以“瓯”为中心,从人文、地理等方面为大家详细阐述了温州多姿多彩的文化。

微信图片_201911211122164_副本.jpg

瓯窑虽是民窑,但这不影响它从发生、发展到成熟,它有着衰落、重生这样一条清晰的生命轨迹。因此,瓯窑有生命的亮度,有时间的广度,有历史的厚度,有美好的温度。这就是《瓯窑不老》的初衷。什么是瓯?瓯人从哪里来?瓯文化的内涵是什么?《瓯掌故》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微信图片_201911211122165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911211122166_副本.jpg

温州的山水斗城格局是中国古代堪舆学运用的典范;温州是永嘉学派事功思想为文化基因的创业名城;温州是中国东南沿海城市依山拓海发展变迁的典型代表。2016422日,国务院将温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温州,以历史和文化的名义,将雅逸写满大地。”

“温州好,别是一乾坤。”——清?孙扩图《忆江南?温州好》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