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9
1月3日晚,温州博物馆试行“夜开放”,好戏开场。首场活动以“戏曲之夜”为主题,展现南戏故里的独特魅力,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今后每周五晚,温州博物馆将试行夜开放,奉上精彩纷呈的展览、沙龙、雅集、时尚秀场等活动。中共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朱云华,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李震出席并为“夜开放”启幕。
温州是南戏故里。戏曲不仅与中国传统生活和传统审美密切相关,也是温州博物馆藏品中大量包含的元素。晚上7点,“戏曲之夜”主题活动以少儿越剧《穆桂英挂帅》热闹开场。随后,夜开放启动仪式启幕,“博物馆夜开放好戏开场咯”几个大字在舞台上显现,标志着温州博物馆夜开放启动。
启动仪式后,主题秀开始。泰顺木偶艺术协会带来“提线木偶串烧迎新年”节目,该节目曾在央视乡村春晚、浙江卫视春晚亮相,把温州的非遗提线木偶和戏曲文化展示给全国观众。
之后,婉韵少儿越剧传习社的萌娃演唱了越剧,现场还上演了E元素时尚学院国风潮童show,这些节目传统与时尚相结合,高潮迭起,观众纷纷鼓掌。
“戏曲之夜”主题活动以戏曲为主题串联,通过展示、主题分享、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系列活动,传播戏曲知识,倡导博物馆休闲娱乐新方式。
温州博物馆陶瓷馆正在展出的《戏说生活——馆藏戏曲文物展》,以温博馆藏为基础,自主策展。当晚,该展览策展人王丽苹为公众进行导赏,详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展览通过百余件行头、剧本、木雕、石雕、瓷器、银器等历史文物和资料,向公众展示精湛的工艺、精彩的戏曲瞬间,还勾画和展现了温州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人文思想。
当晚的活动精彩纷呈。“原来是‘你’?温博戏曲之夜探索活动”贯穿“戏曲之夜”,通过线索提示和探索游戏,引导公众细读展览,深入了解戏曲知识。
温博文化驿站则邀请了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俞为民教授,与大家分享《南戏的产生与市民性》。俞先生从南戏剧本创作者的身份和创作背景,谈到南戏市民性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并对南戏和温州的渊源进行考据,还谈到关于《张协状元》的种种秘闻……俞先生的学术分享,既富有专业性,又妙趣横生。
俞为民教授谈到,南戏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外、贴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角。南戏创作者们通常根据当时普通市民跻身上层社会的愿望以及当时的社会实际,来设置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古时跻身上层社会最有效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科举,正如《张协状元》第五出外(张协父亲)对张协所说的:“欲改门闾,须教孩儿,除非攻着诗书。”二是投军打仗,建立功勋,如《白兔记》中刘知远的投军立功,得到皇上的封赠,光宗耀祖。这种通俗易懂且意味生动的戏曲形式也被吃苦耐劳的温州人带到了全国各地,以艺挣钱。为赢得当地观众的欢迎,南戏艺人还用当地的方言土语演唱,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唱腔。如魏良辅《南词引证》里提到南戏“腔有数样,纷纭不类。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盐、余姚、杭州、弋阳。”可见南戏传播之广。
温州博物馆试行“夜开放”旨在积极发挥文物藏品等文化遗产的作用,加大文物领域的活化利用,进一步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旅融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夜间文化需求,深化都市夜间休闲旅游发展。温博从元月开始试行,每周五晚延迟到20:30闭馆。
下一篇:朱镜宙在甘肃的生活点滴与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