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9
2019年温州博物馆坚持公益属性,服务大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全年通过引进、策划、联合等形式,先后举办14场形式多样的展览。
展期:2019.3.8-5.8
展馆:书画馆
本次展览展示馆藏明代后期到近代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绘画作品,其中以近代海派作品为主,也包括近代“永嘉画派”的梅兰竹菊。作品来源多为方介堪、朱铎民、章左平、王国桢、许婉琳等前辈的捐赠。藉此展览,扬君子之德,与梅同疏,与兰同芳,与竹同谦,与菊同野。
展期:2019.3.16-5.10
展馆:陶瓷馆
货币文化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发展进程中沉淀积累的文化精华,见证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科技创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货币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品种多样,内涵丰富,风格独特,铸造精美,书法艺术性极强。为弘扬我国古代钱币文化,本着发挥馆藏优势的精神,本展览精选900余枚各类钱币,集中展示,希望藉此向汤莲塘、单宾、潘国森等捐献者表达崇高的敬意!
展期:2019.5.10-7.10
展馆:临展馆
2019年5月10日《江南烟雨里的长安——圆珍眼中的大唐世界》展在温州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167件/组精品文物,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两个维度,从一个日本僧人圆珍的视角,来展现他入唐求法的历程,以及他眼中所看到的大唐世界,达到了把观众带回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繁盛的时代——大唐的精彩效果。
本次展览是温州博物馆和深圳望野博物馆通力合作打造的一个精品展览,是跨区域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间联合策展的又一成功案例。两馆在合作初期就建立了一套规范、清晰的合作流程,分别组建展览团队。深圳望野博物馆负责展览的文本内容设计;温州博物馆负责展览的视觉形式设计和宣传教育。开展期间各大新闻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此展还引起了新华社浙江分社的特别关注,并且对其进行了日文版的新闻报道。据统计,展览期间共接待观众达16万余人次。
展期:2019.5.18-7.30
展馆:陶瓷馆、书画馆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之际,《雕饰天然——第五届温州博物馆之友协会会员藏品展》、《东瓯笔趣——近现代温州名家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幕。
此前已经连续举办四届藏品展,本次展览在温州博物馆之友协会会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博物馆专业平台的权威性优势和协会各专业藏家、收藏爱好者、工艺美术师、非遗传承人的收藏资源优势,搭建起政府文博系统与社会民间收藏之间的桥梁,为温州文博的宣传和普及,为温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展览展品包括历代陶瓷、青铜器、玉石器,角木牙雕、宗教造像等类别展品。
展期:2019.8.6-9.17
展馆:书画馆
本次油画个展,是温州博物馆在践行习总书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着乡愁”精义的一次尝试。一位有才情与担当的艺术家,从来不会远离生活,也唯有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才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召唤。
蔡可群的画以小见大,以小搏大,将家国情怀与家园旨趣活态的融合,有情有义,活色而生香。他做为独立的本色画家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因为爱,那纷繁多姿的油彩里,有了音符的飘落痕迹,也有了滋养生命的活水源泉。雁山云影,瓯海潮踪,桃李春风,化育生机,传统艺术的潜质,不露声色中赋于画作“美的意味”,把梦想与光荣全部交付给“醉意家园”,并从丝丝入扣的斑斓色块中迸然而出。
展期:2019.8.17-10.25
展馆:陶瓷馆
青花在瓷器的世界里出道是晚的。一俟登场,惊艳的姿态就再也无法收敛回来。今天,它高贵而超凡脱俗的身影依然入心养眼,为世间怜爱莫名。
本次展览就是基于一种对青花共同的认知,以一种深入浅出的表述,将明清以来凝聚在青花器表面的文化进行解读。展览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温籍私人藏家林长城近百件明代青花瓷藏品(含标本)为主线,按图案类别对明代清花发展进行系统的解读叙述。一是以温州博物馆馆藏的明清精品青花瓷为依托,在展厅独立展柜中构建另一种叙事空间。通过两者密丝合缝的对接,以期共同讲好讲活文物的故事。
展期:2019.9.21-10.23
展馆:书画馆
积极开展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活动,与澳门城市大学联合策划《山高水长——孙蒋涛山水画作品展》。此次画展架起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推动多元文化共融共享。
展期:2019.9.30-12.1
展馆:临展馆
为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部署共建“诗画浙江大花园”,重点打造“瓯江山水诗之路”“浙东唐诗之路”等四条诗路文化带的战略目标,2019年9月30日,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丽水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温州博物馆、丽水市博物馆承办的《山水清音—温州 丽水 瓯江山水诗路特展》在温州博物馆开幕。
展览以瓯江沿线重大的文物考古发现的实物为依托,多视角的再现了“母亲河”瓯江源远流长、厚德载物的文化底蕴。通过时空的纵横轴线,把声光电、场景再造、跨界植入等手段有机的运用于展陈,突出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宜融则宜,能融尽融”的理念,以诗与远方的形式将八百里瓯江的奔腾到海的大千气象形象地表现出来,为广大温州市民呈献上了一场丰盛的视觉盛宴和文化大餐。
据统计,国庆节长假期间,温州市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近5万人次,仅10月2日当天接待观众达1万人次。特别是场厅中融入真人瓯剧表演的现场互动,以及舴艋舟的场景再现,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了假日网红打卡点。据统计,展览期间共接待观众近8万人次。
展期:2019.11.15-2020.2.26
展馆:书画馆
朱镜宙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活跃人物、辛亥志士、著名民国报人、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是我国研究近代南洋华侨史第一人。展览通过朱镜宙师友的书法、绘画、信札,展示朱镜宙在民国时期的人际交往、社会生活、文化交流等。对深化朱镜宙研究,对温州文化名人研究,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推动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期:2019.11.28-2020.3.8
展馆:陶瓷馆
温州是南戏故里,是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戏曲源于生活,又融入生活。它在温州一直十分繁荣盛行,以多种形式活跃在温州历史舞台,演绎出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为弘扬、传承戏曲文化,我们特举办此展。通过百余件行头、剧本、木雕、石雕、砖雕、瓷器、金银器等历史文物和资料的展示,展现温州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人文思想,感受戏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精深内涵。
以本次展览为主线,2020年1月3日开展戏曲主题夜开放活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瑾,市文旅局局长朱云华出席开幕仪式。
展期:2019.12.20-2020.2.20
展馆:临展馆
先秦时期的礼俗制度,绝大部分都与青铜器和玉器有关。祭祀朝聘、礼仪大典,都以青铜器、玉器为必需品。青铜器和玉器具是先秦时期贵族阶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古代贵族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次展览精选了先秦至两汉时期180件青铜器、玉器精品,带领大家走进中国古代青铜器、玉器发展广袤而深邃的历史与艺术时空中。在这里,您可以看到种类繁多的青铜器,包括炊器、食器、水器、酒器等,以及古代用于宗教祭祀及国家大典的礼玉器(璧、琮、璋、璜、琥),各种精美的动物和人物玉雕。
上一篇:绘画京剧脸谱 传承戏曲文化
下一篇:2019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