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4
温州博物馆白象塔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一件看似十分不起眼的文物,甚至可以说是残缺严重的文物,它就是北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活字印刷残页。
它曾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并有众多权威专家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期“温博宝藏”栏目,我们带您一起去寻找它背后的“前世今生”故事。
前世传说
活字印刷残页上可辨认出166个字
这件北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活字印刷残页宽13厘米,残高左8.5、右10.5厘米,是1965年从白象塔第二层第三面墙壁中出土的。虽然纸色已发黄, 但质地坚韧柔软,纤维细长,颇似棉纸。1987年,温州市的文物部门在整理撰写塔中出土的北宋文物报告时,发觉它与同塔出土的宋版印经相比,存在不同之处,显得有些特殊。经反复研究,初步断定它是北宋活字印刷品。
该件活字印刷残页上的内容是《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四观至第九观部分,字体是宋代流行的宋体字,可以辨认的字共计166个。经过众多专家的研究,认为其存在四方面活字印刷品的特征。
其一,字径较小,字间距很小,密密麻麻、回旋环绕排列,有的几乎首尾相插,如将“一一”印成"=",将“十一 ”印成“土”等;行距不一样,大致呈中间疏、两边密的状态,犹如佛像袈裟悬垂的衣纹。字的倒顺呈一顺一逆的方向排列,跟唐宋时期专为陪葬用的买地券文字呈一顺一逆的方向相同,意为适应阴间、上天诸神的阅读习惯。
其二,字形拙劣粗率,长短大小不一, 笔画粗细不均,还有笔画变形的状况,即使是同一个字,也有大小粗细的变化,还有刻法的不同,显示出可能是不同师傅刻字的结果。
其三,在有的行列的回旋转折处出现倒字现象,如“皆以杂色金刚”的“色”字横卧;有漏字现象,如第六观中,“有五百亿宝楼, 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句,脱漏“其楼”二字,“此想成己,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句, 脱漏“名” 字;有的句子中间出现一个或三个“○”号,如“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这些都有可能是排字时有意为之或者疏忽。
其四,纸面可见到字迹有轻微凹陷,墨色浓淡不一。
或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印刷术主要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专家们认为,受石碑、印章等拓印技术的启发,雕版印刷术的诞生年代大约是在公元7世纪前期的唐朝初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而雕版印刷术自唐五代时期步入了推广行用阶段,此后历经三个世纪左右的持续发展,至北宋出现活字印刷。宋体字是一种字体大小一致,笔画粗细匀称的字体,它的出现与运用为古代印刷 (包括活字印刷)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
根据相关研究,宋代温州雕版印刷业兴盛,刻印书籍数量多、质量高、流传广。如今,温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目前保存较多温州佛塔出土的宋代佛经,多是刻印书籍。1994年龙湾区皇岙国安寺千佛塔出土的《蚕母》彩色版画,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套色版画。而正是因为温州雕版印刷业的兴盛,为后来的活字印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目前,史金波、钱存训、尹铁虎、孙启康、牛达生、李斌等专家们对于该残页是否为活字印刷尚未达成一致意见,有认为是活字印刷,有认为是活字捺印,有认为是佛经版画。从节省成本角度考虑,佛教信徒虔诚地采用活字印刷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认定该残页采用的是活字印刷品,应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2014年,韩国在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宣传片提出了“韩国人发明活字印刷”观点。听此新闻,温州博物馆向媒体出示了这件《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它比韩国宣称的最早印刷品——1239年印刷的《南明泉和尚颂证道歌》早了一个多世纪。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该佛经残页采用的是活字印刷的观点,已为多数专家所认同。
今生故事
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已有800多年历史
东源村位于瑞安市平阳坑镇,村里有著名的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据当地《太原郡王氏宗谱》记载,元初,隐居在福建省安溪县长泰里的王法懋开始把木活字印刷术引入编修族(宗)谱事业之中。从此,“梓辑”(对运用木活字负印刷编修的宗谱的一整套工艺的概括性称谓)之艺问世,并历代相承。
据了解,东源木活字印刷术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传承了23代,作为中国唯一仍在使用的活字印刷技艺,是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源于中国的最好证明,被誉为古代印刷技艺的活化石。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11月以“中国活字印刷术”为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根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的承诺,瑞安市政府对中国活字印刷术首先采取一系列抢救性的保护措施:政府对传承人定期给予经济补助,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带徒授艺;引导民间宗族修谱的文化传统,鼓励采用木活字印刷宗谱,让这项遗产继续在文化市场的需求中继承下去。
瑞安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澳洲“献艺”
东源木活字印刷术,完整地再现了活字印刷的作业场景:刻字、检字、排版、校对、印刷、打圈、划支、填字、分谱、草订、切谱、线装等二十道工序,是活字印刷术源于我国的最好实物证明。
2018年12月,“文明传承与未来希望——中国木活字印刷与当代汉字水墨艺术作品展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和悉尼举行。温州市的木活字印刷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钏巧、吴魁兆现场制模、刻字、排版、印刷,向澳大利亚人民展示中国古老的印刷技艺和东方文化的魅力,许多前来参观的人都很惊叹。
上一篇: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剑谨督查调研温州博物馆恢复开馆工作
下一篇:三国瓯窑堆塑谷仓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