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2
前段时间,一队“奶奶兵”手握钢枪、全副武装在靶场射击的视频刷了好多网络流量。这些“奶奶兵”曾是昔日的女民兵,花甲之年的她们,重回射击场,英姿不减当年。
再来看,这群花样年华的小姐姐们从朝阳到晨昏,从陆地到海洋,在训练场摸爬滚打,“飞檐走壁”,拔枪射击的飒爽英姿惊艳到你了吗?
她们是谁?
她们是海霞精神的传承者,她们是温州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的女战士。
博物馆温州行第五站便将探访以介绍这支民兵连历史为主题的纪念馆——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在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北岙街道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山崖上,有一个海岛村庄—海霞村。这里就是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的所在地。
女子民兵连
1952年洞头解放,当时国家海防力量还十分的脆弱。海岛的人们主要生产方式是下海捕鱼,男人们大多都下海了,保岛卫家的责任落到了妇女们身上,洞头北沙女子民兵排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1960年6月发展成为女子民兵连,汪月霞任连长。当时为了形势需要,国家为了巩固国防发出了“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在这一浪潮中,洞头北沙女子民兵连脱颖而出,成为民兵队伍中的佼佼者,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在北京接见了民兵代表汪月霞。作家黎汝清闻讯到浙江东南沿海考察,写成了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后被改编为电影《海霞》,于是洞头海霞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东海女民兵不爱红装爱武装,刻苦练兵,誓守海防的形象,在浙江乃至全国的大地上传播。
六十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的海岛“小花”怎样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传承发扬海霞精神,这就是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要讲述的故事。
今年正好是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60周年,纪念馆展厅焕然一新,听说很多国级将军都来探营了。
7月4日下午2点30分,博物馆·温州行第五站带大家去探访这座红色正能量的海岛博物馆,了解这些红颜巾帼的往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