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南宋龙泉窑青瓷叶适墓志

时间:2021-01-14

本期“云览温博”讲解志愿者 王哲为大家讲述南宋龙泉窑青瓷叶适墓志的故事。

墓志,是一种放在墓里、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大多为石头材质,而温州博物馆藏有一方独一无二的青瓷墓志——南宋龙泉窑青瓷叶适墓志。

龙泉窑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龙泉而得名。它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以烧制青瓷闻名。宋元时期,进入鼎盛的龙泉青瓷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这方青瓷墓志显现出来的淡绿釉色是龙泉窑所创烧的“粉青釉”,乳浊浑厚、光泽柔和、粉润如玉是粉青釉的特点。

这件青瓷墓志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釉下彩工艺。工匠先用褐黑釉料在墓志瓷胎上书写铭文,然后在其上施以淡绿釉料,再入窑以高温一次烧成。墓志的釉质厚润透明,字体清晰可辨,体现了当时龙泉制瓷的高超水平。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是南宋温州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性理、倡导务实事功的学说奠定了永嘉学派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永嘉学派是宋代温州极富代表性的学术思想流派,主张通商惠工,农商一体,务实创新。这种学术思想对南宋温州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被视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

叶适著作《水心集》

墓志正面寥寥18个篆体字,内涵丰富。上面写着“大宋吏部侍郎叶文定公之墓,淳祐十年吉立”。“淳祐十年”是1250年,也是叶适诞辰第100年。学者们推测,这方墓志是叶适后人为纪念叶适百年诞辰,在翻修叶适墓时专门请龙泉名匠定制并放入墓中的。

墓志内容对研究叶适本人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墓志铭文“叶文定公”可知,叶适的谥号有“文定”一说,从而肯定了金石学家孙衣言、孙诒让父子对叶适谥号的研究结论,对《宋史》中记载叶适“卒谥忠定”的内容进行了补充。

墓志于1940年在温州慈山的叶适墓中出土,出土时断为两截,温州当地的一名工匠得到后,卖给了温州的金石家谢磊明。谢磊明从事篆刻艺术,知道这方墓志很珍贵,这便珍藏起来了。1948年10月,位于市区杨柳巷的谢家遭火灾,这方墓志也不幸罹难。虽然家已烧毁,他还是不惜在瓦砾堆中找寻这方墓志的下落,终寻得残片若干,寻得还不够,他还让工匠将其修复完整,但左下角还是缺了一小块。谢氏复督儿辈穷目搜剔,然终不见残块踪迹。1950年6月,谢磊明先生将修复好的墓志捐赠给温州市图书馆,后移交温州博物馆。就这样,在一番浴火重生的经历后,这方珍贵的墓志得以再次与世人相见。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