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文化驿站 |“ 旧时尚——中国历史服饰复原的探索”揭秘古代Fashion icon穿搭之道

时间:2021-09-09

近年来,古风、国风、汉服、传统服饰等词大热,晚会、影视剧、综艺节目出现了不少历史复原造型,甚至一些复原造型登上了现代的时尚杂志。

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尤其是对了解我们本身的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渴望。服饰造型,这是最有直观视觉效果的、最贴近生活的文化之一,这也是传统服饰近几年如此流行的原因。

本月温州博物馆文化驿站将举办三场线上直播分享,让致力于“传统服饰复原”的大拿们来谈一谈他们实践探索。

第一场趣绘“大明衣冠” 时间:9月11日 14:00

在传统服饰领域,有这么一本书,它虽然是Q版,却是一本实实在在含金量十足的明代服饰知识科普书籍,这本书的名字也很直观——《Q版大明衣冠图志》。

随着传统文化的升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中国古代服饰,而明代是传统丝织工艺水平达到巅峰的时代,其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是中国服饰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用直观、轻松的方式向大众普及明代服饰知识,很多研究者都做过非常有意义的尝试,《Q版大明衣冠图志》就是其中较为“另类”的一种,作者参考了大量明代服饰文物和绘画资料,结合文献记载进行考证,用卡通人物画的方式展示明代不同阶层的服饰形象,是一本颇有趣味的服饰史入门读物。

分享人:董进,男,笔名撷芳主人

从事中国古代服饰史研究,著有《Q版大明衣冠图志》,2010年成为北京十三陵特区明代帝陵研究会特邀会员,2012年参与策划山东博物馆“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特展”。2012年底至2013年初参与北京市文物局所藏古籍《明宫冠服仪仗图》的编辑出版工作(整理编辑委员会成员),2020年参与策划山东博物馆的“衣冠大成——明代服饰文化展”。

第二场历史复原造型在今日—银幕、展览与大众传媒中的古代服饰还原 时间:9月18日 14:00

分享人:陈诗宇(扬眉剑舞)

服饰史研究者、知名古代服饰复原专家、影视服饰指导。自2003年起进行制度史、流行史研究,以及工艺美术调研出版工作,曾调研数百项传统工艺,参与大量服饰复原项目与影视服饰制作,开创古代服饰复原方法,在多个领域呈现与科普历史形象。组建中国衣冠·扬眉剑舞服饰复原团队,参与多项博物馆展出策划制作,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历代服饰复原”、山东博物馆“斯文在兹·孔府旧藏服饰展”等。担任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电视连续剧《清平乐》等影视节目服装指导。北京服装学院博士研究生,参与北服社科基金“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上戏社科基金“中国古代首饰史”及“中国古代妆容谱复原研究”等项目。著有《中国古代首饰史》(隋唐五代两宋)、《中国妆容之美》(唐宋明)等,并发表相关文章数十篇。

第三场塞下秋来风景异—古代西域以及西藏文物的复原 时间:9月25日 14:00

分享人:陶冶。多年来研究西域古代人物造型、场景、乐器等。复原的乐器有:弹拨类的唐四弦琵琶、唐五弦琵琶、粟特四弦琴、和田三弦潘多拉、倭麻亚乌德琴、霍布兹、弓形箜篌以及大型的角形箜篌;吹管乐有横笛、筚篥、胡笳、羌笛、竖笛等。拉弦乐复原了辽代到元代的潮尔和马尾胡琴。根据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文物复原制作唐代网帻;对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亚洲艺术馆藏品“红色绞经罗小型图尼卡”进行复原制作,探究古代克孜尔地区服装形制。新疆近代维吾尔服饰制作尝试。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