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07
荡呀荡呀,“从温州驶向世界的船”扬帆起航啦!
温州,作为千年商港的温润之州,自古就有“一片繁华海上头”的美誉。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温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城市底蕴,和“以船为车,以楫为马”的科学、文化内涵,温州博物馆与温州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携手共研“从温州驶向世界的船”双师系列课程,在这个七月开启多场乘着东瓯船探险的活动。
揭秘
温州最古老双体独木舟的结构
温州造船业发达,历史悠久,早在三国时期,在温州平阳一带建有横屿船屯,这是东吴江南三大造船基地之一。博物馆历史展厅中陈列着两艘东晋时期的独木舟,经过专家考证为双体独木舟,舟内有许多榫卯结构。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层次体验温州高明的造船技术,本课程设置了多环节探索双体独木舟的奥秘。从带着问题观察文物独木舟的材质功能,到利用模型了解双体独木舟的连接方式,再到动手体验榫卯结构的奇妙……多环节的探索帮助加深孩子们对榫卯结构的认知,感受温州古代造船智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博物馆小船员的
航海文物寻宝之旅
作为千年商港,温州拥有永久的对外开放历史。在唐代,温州就已开通至日本、东南亚,乃至中东地区的航线,并同世界六十多个国家建立商贸往来。
在这节课中,小朋友们化身小船员,跟随元代温州人周达观的脚步远渡重洋,来到真腊,从目前最早的记有指南针针位的书籍——《真腊风土记》中学习古代的指南针得使用方法。从航线模拟体验到指南针文物寻宝游戏,小朋友们在学习航海相关知识与温州港口文化的同时,了解了指南针的使用和方位的辨认方法,培养了空间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朋友如是说
根据课后问卷调研,所有的小朋友都认为在本系列课程中收获满满。不论是科学知识,还是历史文化,或是新认识的小伙伴,都是这段“博物之旅”给予的宝贵财富。
有小朋友对双体独木舟的连接方式很好奇:“原来两艘独木舟是并排连接的!”
也有小朋友很自豪学会了指南针的运用:“我现在去野外也能自己找到方向啦!”
90%以上的小朋友表示,还想继续参加本系列课程!
教师团队如是说
“从温州驶向世界的船”双师系列课程是温州博物馆与温州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携手共研的课程,从研究开发到开展实施,双方老师都更深地认识到,让孩子在满足兴趣爱好的同时,学习本土文化知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本系列课程展现了温州源远流长的海洋文化。从温州最古老的船到周达观的航海探险,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结合了博物馆藏品的同时,也能给青少年儿童展现温州百工技艺的巧妙,让孩子们更加深入了解本土文化。除此之外,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也是亮点之一。将知识与动手操作相结合,联动博物馆文物,在传递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指南针寻宝等互动探索活动,让课程真正做到“来学、来玩、来创造”。
老师们对课程给予了很大认可:“博物馆教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介绍相关知识,幼儿园教师则在后续手工制作、游戏体验和数字教具运用方面创新,这样的双师模式更能提升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合影留念~
我们还会“升级”的!
而通过课后小朋友们的反馈及课程实施中老师们的感受,我们也认识到目前课程还有可优化的空间。
“指南针寻宝游戏如果有真的宝藏就好啦!”
“要是能有榫卯的小玩具给我带回去仔细研究就更好啦!”
小朋友们对手工实践以及互动游戏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能有更多实物成品可以带回家,那在满足他们成就感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反复记忆起课程的知识,延长教育效果。
老师们也认为:“这么有意义的课程能体验的小朋友很少,比较可惜,后续可以考虑如何扩大活动规模,让更多小朋友能参与进来。此外,我们还可以考虑更进一步拓展活动受众群体,很多家长朋友也表示很想参与我们的活动!”
7月份,“从温州驶向世界的船”独木舟篇和指南针篇受到了众多家长和孩子的喜爱。未来,课程也将由温州博物馆社教团队进行常态化开展。
接下来,馆校教师团队也将会研究策划更多“小船课程”,让孩子们能够全方位的了解温州作为滨海城市的历史文化基因,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参与“小船课程”,让温州博物馆成为孩子们从温州驶向世界的那艘交流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