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老物件”征集故事|这台相机记录了瓯江大桥通车美好时刻

时间:2024-08-28

70岁的陈先生在温州博物馆的会议室里,拿出了在家中柜子里封存了多年的海鸥牌老相机。

“1984年,我让去上海出差的工友帮我代买了一台海鸥牌相机。当时这台相机价值120元,积攒了半年多的工资才买的。拥有了这个相机之后,我学会了用镜头去记录身边的人和事,也爱上文学创作。”陈先生打开了话匣子。


海鸥相机

图片1.png

图片2.png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温州流行正流行这么一句顺口溜:“温州到,汽车跳”、“走遍天下路,最怕温州渡”……上了年纪的温州人至今都记得。

当时,很多温州人都会将车子开到永嘉县梅岙渡口进行车渡。该渡口等待摆渡的汽车时常排成长龙,要等好几个小时甚至半天才能渡江。不少司机调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瓯水向东流!”

“没想到,我刚入手海鸥相机的那一年,迎来了一件载入温州史册的大事。瓯江大桥通车,梅岙渡口停止车渡,温州人民瞬间沸腾了。记得当时,有不少人还骑着自行车到梅岙渡口‘看热闹’。我和家人沿着大桥的人行道走到了江北岸。走在桥上,望着桥下驶过的轮船,望着对岸连绵的青山。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我兴奋地拿起刚买不久的海鸥相机,‘咔咔咔’拍下了几张珍贵的画面。”陈先生一边说,一边打开手机给记者看瓯江大桥通车当天拍的照片。

图片3.png

自经历那次大事之后,陈先生就很喜欢带家人出游的同时,再带上相机。在旅行中,他逐渐掌握了如何灵活运用光圈、快门和感光度等摄影技巧。他还去店里把精挑细选的照片洗出来,整整齐齐地放入相册里,并备注说明。后来,随着数码相机进入大众生活,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拍立刻能看到照片的效果,他将家里的这台海鸥相机“锁”在了柜子里。

此次,趁着温州博物馆、温州晚报联合征集老物,陈先生捐了这台海鸥相机,他说:“这台海鸥相机放在博物馆,能继续‘发光发热’。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相机如何更新,我们记录美好生活的心始终不变。”

>点击下图GET征集令<

图片6.png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