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632.jpg

听众亮出他扔掉的一张“废纸”

时间:2009-05-16

 
 

  本报讯 著名书画篆刻家、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西泠印社副社长,原上海画院副院长韩天衡先生,昨天下午做客温州学人讲坛,在温州博物馆为温州市民上了一堂精彩艺术课。讲座结束后,有读者拿出一张纸条,韩天衡先生惊讶不已:“这是哪来的?”说完便拉着这名读者持这张纸条合影留念。

  韩天衡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昨天他的讲座以“海派书画金石艺术”为题,阐述了他对“海派”的理解,分析“海派”的特点,并谈了他与温州鲜为人知的趣事。韩天衡曾师从温州名家马公愚,讲座现场,他还回忆起当年恩师授艺的情景。
 
  约在1962年至1968年,韩天衡在上海师从马公愚先生学习书法。马公愚先生教他一个“诀窍”:“天底下写不好字的人很多,但是批评别人字写得不好的人更多。所以我写字,一定要人家认不成字,这有个好处,就是如果有人批评你写不好,你就让他念念,念都念不下来还讲别人的字不好?”一番话,让在场的不少书法爱好者会心一笑。
 
  在互动环节,爱好篆刻、书画、收藏的读者向韩天衡先生请教了不少问题,他耐心地一一解答。他告诉收藏爱好者,收藏家必须具备眼力、财力、魄力、毅力,四种能力缺一不可。

  讲座结束后,韩天衡刚要起身,上前向他请教、索要签名的书画爱好者就排成了队,他只好重新坐下。在现场,有读者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像是一张字画上的一角,上面还有2个印章。这名读者说,他是一名书画爱好者,不久前通过网购得到了这张边角。韩天衡的妻子透露,韩天衡曾将他自己不满意的书画作品当“废纸”撕毁,没想到有人收集并出售这些撕下来的边角。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