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

/Template/Default/Column/20210324094511509.jpg

活动回顾 “栩栩如生”——一场书画与海洋的诗意邂逅

时间:2025-03-26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3月23日下午,温州博物馆“栩栩如生——从画稿走向自然”青少年系列教育活动如期举行。本次课程以马孟容先生的写生艺术为核心,通过中西绘画比较、自然科普探索与创意写生实践,带领12位青少年深入感受艺术与自然的共生之美,为历时三个月的系列活动画上圆满句点。

图片3.png图片4.png图片5.png


书画传家的“穿越”之旅

课程活动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展厅实景教学,地点设在温州博物馆三楼的临展馆内。

活动伊始,学员们跟随讲解员走进展厅,以马孟容《中西画法之概要及其异同之点》为线索,通过《异鱼图》原作与写生手稿的对比,直观体会其“中西融合”的艺术理念。从赵之谦的《异鱼图》到马孟容笔下的海洋生物,学员们不仅感受到传统水墨的写意韵味,更领悟到西方写实技法对细节的精准刻画。孩子们认真聆听,伴随着时光的回眸,走近了马孟容对于中西方绘画艺术相融合的坚守与探索。


海洋生物的“寻宝”之旅

紧接着,课程转入自然馆。讲解员老师就像一位海洋探险家,带领大家前往温州南麂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示区域,开启“海洋生物寻宝之旅”。

在“寻宝任务”中,学员们瞬间变身“海洋小侦探”,迅速辨识出《异鱼图》中的石斑鱼、章鱼等生物。通过的生态科普,大家认识了梭子蟹、虾蛄、单鳍豹鲂鮄等海洋生物的特征与习性,并通过仔细观察标本,理解艺术家如何将科学认知转化为笔墨语言。这一环节不仅深化了自然与艺术的关联,更激发了学员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


速写时光的“创美”之旅

速写时光是学员们尤为期待的部分,大家围在讲解员老师的身边,眼睛亮亮地仔细观察。在讲解员的示范下,学员们以“结构定形、细节添韵”为要领,尝试用速写记录海洋生物的形态。从梭子蟹的椭圆躯壳到虾蛄的镰刀触角,学员们笔下的一勾一勒既充满童趣,又不失对形态的敏锐捕捉。最终,一幅幅风格迥异的作品跃然纸上,有的威武如铠甲武士,有的萌动似水中精灵,展现出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


自1月启动以来,“栩栩如生——从画稿走向自然”系列活动累计带领了61名青少年进入了艺术与自然的世界。6场活动、8100分钟的探索,不仅让学员们触摸到马孟容笔下“中西融合”的智慧,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观察生活与感受艺术的种子。孩子们从临展馆走向自然馆,从笔墨理论跃入写生实践,每一步都见证了艺术与科学的悄然共鸣。愿这段难忘的旅程,能成为他们今后人生道路上宝贵的养分。


版权所有:温州博物馆   浙ICP备1001957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0540号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微博